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访江苏省军区原副司令员戴陆伟少将

时间:2013-09-03 10:06来源:未知 作者:沈向阳
在夏末的一个周日,卸任刚月余的江苏省军区原副司令员戴陆伟少将,在这里接待了来访的家乡媒体人。

 

      南京湖南路10号院,那座典型的民国建筑里,曾发生过多少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大事:辛亥革命后,宣布独立的17省代表在此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孙中山在这里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此后又相继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和“国民党中央党部”办公楼……1949年后,这里一直是江苏省军区的办公地。

  在夏末的一个周日,卸任刚月余的江苏省军区原副司令员戴陆伟少将,在这里接待了来访的家乡媒体人。

  初尝“行军”滋味

  从军在外许多年,将军的金坛乡音依旧清晰可辨,故乡的童年趣事仍然历历在目。甫一见面,将军就向我们叙说了一件当年曾轰动金坛小城的“壮举”——

  5岁的戴陆伟在金坛县机关幼儿园读中班,3岁的弟弟正读小班。某日,弟弟哭哭啼啼来找哥哥诉说“委屈”:老师发饼干时遗漏了他。“敢饿了我弟弟,这还了得?咱们回家去!”戴陆伟二话不说,拉着弟弟的小手开始了兄弟俩人生的第一次“长征”。

  从金坛县城到父亲工作的后阳乡有七八里路。一路上,哥哥不断鼓励弟弟打起精神朝前走。弟弟饿了,哥哥就在路边的田埂上弄一把刚刚发青的豇豆哄着他;头顶乌云密布、雷鸣电闪,眼看雷阵雨就要来临,哥哥两只小手一搭支在弟弟额头:“别怕,哥给你挡着,雷电劈不到你!”

  那边厢,县城里已经乱成一团:满城的高音喇叭一遍遍播着寻人启事,城里城外的电话里到处是大人们焦虑的寻找声……待小哥俩数小时后见到心急如焚的父母时,“我们已精疲力竭。”

  年近六旬的将军说到这一段时,仍掩不住满脸的童稚之气:“这应该是我这辈子第一次‘行军’了。”

  这似乎是个暗喻:将军的人生脚步,一开始就注定了将在行军中坚定前行。

  “革命红旗挂两边,一颗五星头上戴”是那个时代多少青少年的梦想。1971年底,16岁的戴陆伟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军装,大概是因为还没完全发育,即便是最小号的军装套在他瘦小的身子上,也显得空空荡荡。收拾行李时,他没忘记塞上一大堆中学的课本。

  戴陆伟此去从军的单位是南京军区某防化团。“宣传画上无数次看见过宏伟的南京长江大桥”,戴陆伟好生激动,以为自己的军旅生涯一定能枕着长江上的这道“彩虹”。可疾驶的军车拉着新兵们停在了南京城外的一片郊野,第一天就宿营在稻草铺就的地铺上,“几十个小伙子挤在暖哄哄的地铺上,屋里热气腾腾。”

  入伍第三天,部队就开始行军拉练了。这一次,可不像儿时带着弟弟逃学那样“爱走就走想歇就歇”了,100多公里的全副武装急行军,不敢掉队、不甘掉队,脚底的泡磨得生疼,硬是咬牙坚持到最后。“行军宿营时,浑身都瘫了。”

  军人总是前进在一次次行军中。此后几十年一次次行军的磨砺,让戴陆伟渐渐感受到了“军旅”这个词所包含的丰富含义。

  “学习,是另一种形式的行军”

  虽在战友中属于小弟弟,但戴陆伟在部队的训练、生产中并不甘示弱。

  寒冬腊月挖河泥,河底淤泥冻得结实,铁锹使不上劲,就赤脚下到干涸的河心,哼哧哼哧用双手一块一块抠,抱着满柳条筐的河泥,哼哧哼哧往堤坝上运,晚上回到营房,“发现袜子和脚丫都紧紧黏在一起扯不开了。”

  由于表现出色,戴陆伟被选拔到警通连学习报务。那时,中学文化在部队已经是“高学历”了,尽管训练艰苦,但戴陆伟始终没有放弃学习,那些参军时带去的中学课本陪伴了他许多业余时间。他除了苦练报务,闲暇时还经常为战友代写家书。时隔多年,戴陆伟的一位战友在文章中回忆说:“当年,他是个才16岁的娃娃,在连队各项工作中从不落后,人见人爱。”

  1976年初,戴陆伟被部队送去北京,到解放军防化学院学习无线电维修。

  “学习,是另一种形式的行军。”戴陆伟不仅刻苦学习业务,甚至差不多把一套《鲁迅全集》看完了。那年9月,恰逢毛泽东去世,驻京部队各单位要选拔优秀代表去瞻仰毛主席遗容,入学尚不满一年的戴陆伟,作为优秀学员代表去了人民大会堂,“第一次近距离看见了这位已经安卧的伟人。”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