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收藏名家 >

西泠仰贤传吴咨

时间:2019-06-10 10:07来源:未知 作者:张 骏
吴咨(1813-1858)字圣俞,常州武进人。张维骧《毗陵名人小传稿》说他少年颖悟过人,看他从艺经历,是走取法乎上的路子,他文从李兆洛,画学恽南田,金石篆刻则师法邓石如

 

     说起金石篆刻,浙江的朋友会比较得意,的确,近几十年来,浙派的篆刻艺术,和其他地方相比,参与人数多,整体水平高,比较强势。这源于百多年前在杭州成立的西泠印社,当初种下的树苗,如今已经枝繁叶茂,蔚为大观了。有时,和一些玩金石的朋友聊天,说到常州的篆刻,他们大多会提到一个人,叫吴咨,清代一位成就很高的篆刻家。西泠印社有个仰贤亭,里面刻有二十八幅人物画像,都是近两百年来的篆刻大师,如丁敬、邓石如、陈鸿寿等,其中就有吴咨。这就类似唐太宗的绘图凌烟阁,能入仰贤亭的这些人,最起码,在金石篆刻史上是可以留名的。所以,常州有吴咨,在金石篆刻这块,就有了一席之地。

     吴咨(1813-1858)字圣俞,常州武进人。张维骧《毗陵名人小传稿》说他少年颖悟过人,看他从艺经历,是走取法乎上的路子,他文从李兆洛,画学恽南田,金石篆刻则师法邓石如,这三位,在各自领域,都是大师级的人物,由此可见,吴咨的眼光和心气很高。他的诗词文章没有流传下来,我们无缘一睹风采,很可惜。目前见到较多的,是他的篆刻作品,印章和印谱都有。他早年受江阴陈式金的赏识,在陈家寄居多年,为他刻了许多印,后来陈式金把这些印章辑成《适园印存》传世。吴咨治印,后人称“能融会秦汉、宋元,印文处理善变化,分朱布白颇灵巧,平中有奇,奇不失稳”,是一个很高的评价。吴咨的画和书法偶尔见到,这里看到的是一幅扇面画,作《杞菊延年图》,很传统的吉祥题材,取法没骨而参以己意,用色大胆而协调,这和他刻印时“奇不失稳”有异曲同工之妙。他的书法,在田家英的“小莽苍苍斋”藏品里,收录一幅金文对联,也是“平中有奇”。看来,不管用什么形式和载体,艺术家对艺术的理解和表达,是一以贯之的。很巧,“小莽苍苍斋”收录吴咨的对联,和这幅扇面,最初都是来自同一藏家,这两件书画,分别盖有“药农平生珍赏”“武进”“赵”和“去非草堂鉴藏”印,从这些收藏印可以知道,这两件作品的原藏家是武进赵去非。

     赵去非,本名赵燏黄,字药农,是阳湖赵翼的后代,上世纪50年代,任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是本草学的专家。他还是一个收藏大家,从过往资料看,他收藏的明清书画,质量很好,且偏重于文人学者的书画收藏。他的藏品,有八大山人写给方士琯的二十六通信札,后来这套信札拆分后分别被沈阳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大都会博物馆收藏,是八大山人极其珍贵的文物资料。他还有清初词人纳兰性德的一卷词翰手札,纳兰是清初著名的词人,他的墨迹传世很少,这卷手札,在赵去非去世后,由他家人转让给了夏衍,夏衍后来又捐给了上海图书馆。当时,还有一批重要的书法作品转让给了毛泽东主席的秘书田家英,他从赵去非家,得到了一批乾嘉学者的书法,其中光是常州籍的就有赵翼、张惠言、孙星衍、黄仲则、李兆洛、方履籛、屠寄等人的墨迹,由此看,赵去非应该有意在收藏常州乡贤的书画作品。收藏界有一个现象,许多大藏家,哪怕藏有宋元名迹,但对乡贤的作品,似乎都有偏爱,这可能是国人故乡情结的一种表达吧。

     收藏,是很个性化的事情,你对文化对历史的解读、理解和认识,都会在你的藏品中表露无遗。我们从赵去非和田家英两位的藏品可以看出,他们对历史文化的理解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特别是田家英,他收藏的清代文人墨迹,在当时是一个冷门,许多藏家觉得这些人的名头不显,信札扇面更是小件,不屑于此。而经过在几十年后,田家英收藏的这批清代学者墨迹,因为其系统性和完整性,它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就凸显出来了,“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书法,现在是研究清代学者最重要的资料之一,泽被后世。看到这些,才能明白赵去非和田家英他们的收藏,已经不仅限于自己的爱好,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梳理和保存了,对他们的学养水平之高,和超前的见解,我深表敬佩。(文/张骏)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