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自2020年夏秋之交在常州文化城地摊上买到的一件梅花图案的留青竹刻小件,让我觉得十分喜欢,其包装上有“第三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纪念”等字样,盒中还有一张“吴林雄”名片。这位吴林雄我早就认识,记得十多年前曾到天宁寺听过他组织的禅课,还曾听人说过,他在常州文化艺术圈内创了多项第一,是个非常有想法的人,常州市区第一个卡拉OK比赛、首个免费瑜伽教学都是他的创意。于是联系并约定去拜会他。 在劳动路常州电大北侧的积善堂,我见到了吴林雄。他穿着中式服装,一边煎茶一边招呼我坐下,我注意到,这个房间四周的壁橱里几乎堆满了竹刻,其中大部分是留青竹刻,也有少部分为其他竹工艺品。留青竹刻中,最大的一件是刻有《心经》的观音菩萨像,另有各种不同形象的观音菩萨像若干。这就是其日常展陈——青竹慈影公益艺展,这些竹刻大都已经色泽泛红,看得出已经过了时间的沉淀。我好奇地向他咨询我那件小型留青竹刻的创作由来,他略略思索,打开了话匣子。 吴林雄曾是一位文化干部,上世纪90年代在常州市花园文化站从事文化产品经营,同时开始搞收藏。在1999年,那年有关部门在春秋淹城遗址内的春秋淹城博物馆办了一次留青竹刻精品展。那时尚在刘海粟美术馆从事艺术品经销、并开设了常州市东方艺轩的吴林雄应邀参加活动。其实他早就知道常州留青竹刻,知道这种艺术在民间有传承,武进区的徐素白家族,天宁区的白士风家族、范遥青,都是此中高手,但留青竹刻一向是高档艺术品,过去,留青竹刻大多是根据画稿进行雕刻,主要有臂搁、笔筒、插屏等造型,雕刻时间长、雕工精细,价格不菲。仅在上世纪80年代,一块的价格就要接近甚至超过普通人的月工资,因此主要销往海外华人圈和上海、北京这样的都市,供高收入者和文化界人士购买,而在常州民间,留青竹刻的普及程度不高。因此当看到展品后,吴林雄心中一动,想及是否可以开发出工艺水平较高、价格亲民而艺术价值不降,变高大上为平民化,体型变小,能让普通群众接受的产品呢? 2000年的时候,吴林雄开始尝试留青竹刻的文创化。他与人联手开发了小竹对联,即在红木围框内,将雕好对应文字的两方长方形竹刻排列固定好,能放置在墙上,这种工艺品大小适中,高约50厘米左右,宽约40厘米,价格不算高,当时约为200元一件,他们一共做了约20件左右。由于年代长久,大部分已被人收藏,目前吴林雄仅留下个别一两件作为留念。 小竹对联受收藏者好评,吴林雄在考虑如何让留青竹刻更加贴近生活。不久,他设计了留青多用文具香薰盒,以茅山道院、尚在建设中的天宁宝塔为图案。此件作品获得2002年首届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银奖。 2003年,恰逢第三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在常州举行。此前,有关部门要求制作一批能反映常州工美艺术、代表常州形象的特色工艺品,价格要实惠、艺术价值要高,吴林雄以“吴门竹刻工作室”名义精心设计了10个花样,分别在扇形竹片上展示各种名花,其中就有梅花、月季等,这批文创产品由工艺美术师手工雕刻,外框和固定用的浅咖啡色板由上海某厂家制作,他还设计了折页名片形式的说明书放在盒内,说明书白色的底子上绘有数枝青竹。除印有公司地址和联系方式外,还有约百余字的介绍,并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结尾,整个说明书看起来简洁、大方、雅致。整个作品受到了组委会的肯定。当成品发出后,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受这批文创产品取得一定社会效应的鼓励启发,吴林雄加快了留青竹刻文创产品的研发。也正是在2003年,他在家开设了留青竹刻艺术馆,同时成立和合轩文化传播公司,重点开发常州留青竹刻为主的文创产品,并进行古风饰品、商务礼品、手工礼品的整合与开发。他陆续为常林股份有限公司、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天宁宝塔公司、嬉戏谷、常州东风农机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留青文创产品。这些产品均醒目地表现各种不同的形象,如大叉车、市花广玉兰、时代列车、神州第一塔、50年代的大型农机。在装帧上,选用插屏、台屏、挂壁、镇纸、笔架等不同形式,以达到不同的装饰效果。他还为个人订制文创产品,如老人的金婚纪念、民间祝寿等。在产品设计上,他选择针对各行各业的不同特点,突出表现其主要产品、主要形象。如针对淹城“三城三河”的特点,他在名片盒上大胆地用留青表现三城三河的形象。除订制外,他还面向市民和游客开发出了旅游文创品,如他设计的“江南人家”留青竹刻系列在市场上销路甚广,画面上,沧桑的石拱桥下,一船夫正撑着小小的敞篷船准备穿过桥拱。石拱桥两侧是掩映在树丛中鳞次栉比的民房,户牖半开,天空中一列飞鸟,整个画面恬静和谐,颇具生活气息。这类桥屋树船的组合,本是江南一带常见的景色,至今一些古镇仍然保持这样的风景,常州地区过去也很多,很多老人和游子还有这样的记忆,再配以雅致的挂框,能给人以宁静安详的感觉。后来不少人家对他的这类产品进行仿制,他听说后,说当时没申请专利,就哈哈一笑了之。 吴林雄从二十多年前即关注佛学,关注禅文化,他将禅文化与竹刻相结合,基于儒、道及佛禅文化审美理念的要求,标举自然古朴的品格,偏好温润雅洁的质感,形成了重视平实与洗练的设计,讲究诗情画意的设计理念,特别是在被市政府关注的常州留春竹刻的艺术装帧设计、创意延伸制作方面,吴林雄做出了贡献,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中华第一塔,龙城展新姿》系列,有台屏、镇纸、壁挂等品种。天宁宝塔是21世纪初建成的常州城市地标,属于佛教类建筑。吴林雄在2002年创作出天宁宝塔的留青竹刻形象后,进一步将其与江南水乡结合起来,融今天和昨天于一体,形成了相当强烈的艺术对比,让观者感触颇深。此类作品销路也颇广。到2008年,他的产品已成为江苏省、常州市有关部门作为有常州特色礼品赠送给外宾,而他本人也成为保护发展常州传统工艺品和民间艺术品方面的专业人士。把传统的留青竹刻臂搁创意出以红木架和竹刻组合成各种形式的装饰画、艺术摆件类工艺术欣赏作品,拓展了常州留青竹刻的以书画用品到室内饰品文化用品的路子。如留青竹刻插瓶、笔筒、珍宝盒等。他说:我以中国传统工美品开发为己任,并创意出具有现代时尚元素的作品,体现了今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随和热爱。 虽然取得了社会认可,但成功道路上并非都是平稳,也会出现坎坷。比如,有的文创产品设计好后,由工艺师雕刻好发给购买者时,购买者不满意,为此他要改到购买者满意。如一种插屏,原本是长方形,配好红木座子后,购买者左看右看不对劲。经询问得知,购买者忌讳此插屏造型像“牌位”,经过重新调整,主体画面变成了方形,购买者见后大悦,一下子订了若干只作为礼品发放;有一次,有购买者需要将竹条压平后雕刻,但这样一来作品容易开裂、废品率高,后来吴林雄经过反复尝试,做了工艺上的改进,解决了这一问题。在与客户合作过程中,也有不很愉快的事例,如个别单位,收到吴林雄设计好并委托专业竹刻师雕好的样品后,转而给外面加工,使得吴林雄遭受了经济损失,有人干脆将样品作为内部礼品个别发放,连成本费用都不给,为此他也只能宽厚地笑笑。 由于人工费用等要素的上涨,留青文创产品价格连年攀升,以普通雕刻的臂搁为例,三年前连同红木底座在内成本只要约200元,现在成本已达400元。如果仍以当年的价位征订,吴林雄势必要贴钱,为此他向订购者说明原因,以取得订购者的理解。 目前,留青文创产品在常州已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城市艺术风景线,但吴林雄无疑是佼佼者,是其中较早的一位,他已领先一步,将他的产品推向市场。与他合作多年的家住南夏墅南河家园的留青竹刻工艺师朱国兴由衷赞叹,吴林雄不愧是常州留青文创产品的弄潮儿。文/张 军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