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收藏文化 > 收藏论坛 >

收藏常州市委党刊趣录一二三(2)

时间:2011-06-08 10:11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为了收藏专辑内容作比较、借鉴,我还在整理报刊材料时意外发现了1993年8.28出的《火炬周报》特刊。全彩色印刷共8版,这是创刊号,还有发刊词,由常州

        为了收藏专辑内容作比较、借鉴,我还在整理报刊材料时意外发现了1993年“8.28”出的《火炬周报》特刊。全彩色印刷共8版,这是创刊号,还有发刊词,由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办。年内,它以试刊的形式不定期出版,至2004年,则是名“符”其实的周报了,我后来还在此报上发表过言论和理论文章,如今它变成了《常州高新区》报。我于2008年在该报发表了诗歌《月季城里玉兰香》,2009年10月30日发表了《六年关注艺术周,文化产业细研究》的文章。


 
      第二部分 利用研究党刊

如何利用好党刊实物资料的体会和思考
          ——以常州市委机关刊物《开创》为例


          一、问题的提出和由来
         以下经历,特别是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文秘专业的师生对《常州通讯》的关注和兴趣,促成我写作了本文。
        (一)巧遇参观档案馆的师生
        2010年4月26下午至28日上午,连续3天我去市档案馆大厅查阅《常州通讯》近30年的历史档案,为完成几天前市文广新局新闻出版管理处下发的书面通知“征集《常州市志》‘新闻出版’有关资料”,上报新闻出版管理处《开创》杂志历史资料的写作任务作准备,以保证续志出版部分(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情况材料有关内容的提供,保证全市续志出版进度。
        28日上午,我坐在大厅大大的桌子前,正埋头查阅借来的一册册堆满桌子的各年《常州通讯》(《开创》杂志的前身),右边还有老的厚厚的《常州市志》(上、中、下)3卷,不时查找、摘录、思考、整理相关内容。突然,大厅里来了一群学生,有几十个人,市档案馆工作人员欢迎她们的到来,并向她们介绍着档案的作用和价值,后带领她们去库房参观。不久,他们中巡看大厅四周书橱的一位带队教师和几个学生来到橱边的桌前,见我桌子上有许多档案、工具书及《开创》杂志,就好奇而又关切地坐在旁边的空凳子上,边看边问,与她们交流,得知是来自常州科教城的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文秘专业的师生,这时,她们问我查什么内容?派什么用途?我说:“是为新《常州市志》的新闻出版部分有关《常州通讯》、《开创》内容的条目作准备。”教师接着问: “好像常州的文化不如苏州、无锡那么知名?为什么在校的学生对常州的历史、文化等等不是太了解?”一听文化,我就有点兴奋:“我一直关注和研究文化,城市文化、文化产业等。一家之言,文化的内涵很广很丰富。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可能一是文化资源多少,二是城市文化的定位。讲常州文化,自然会提及它的历史发展阶段、常州的人才群体、‘五大学派’等内容,最近中央电视台播的专题片《盛宣怀》就是常州人……”,“我们也看此剧。今年学院搞文化课题研究,但不知如何下手为好,题目、结构未定下来,有些犹豫不决。能否请教一下?”教师迷惑而又谦虚地与我探讨起来。
        我说:“学院搞课题,最好结合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结合文秘专业和常州情况。如校园文化、成语文化,从小角度切入,避免大而全、泛泛而谈文化,轻工学院校园很有特色,道路、桥的命名,匠心独运,有邓建军塑像,学校文化别具一格。另外,对常州工学院的文化研究力量(包括成语文化)、江苏工业学院(常州大学)的地方文化研究进展均可关注。”我指指《常州通讯》,建议他们阅读。
       (二)写作、上报市文广新局新闻出版管理处《开创》杂志历史资料的过程及体会
        1. 过程。作为一名曾在古运河南边的工贸合营常州市塑料厂工作了6年多的大学毕业生,作为在常州市委办公室、研究室工作了19年的市级机关的公务员和党刊编辑,我听说、接触《常州通讯》较早。由于我从1994年至2003年,在市委研究室、办公室担任过市委机关刊物——《常州通讯》的责任编辑、党刊处副处长(主任科员),2004年至2010年6月担任过《开创》杂志执行编辑,所以,对刊物情况心中有一本帐,完成写作任务有一些优势之处,源于以下5个方面的经历和实践。(1)多次为《常州年鉴》撰写市委和市委办条目、专记、重要文件目录(市委和市委办文件)、新闻人物(新任市领导)。获得过市优秀条目。(2)参加过地方志、年鉴专业会议;参加过市新闻出版工作会议、全市内部资料管理工作会议。(3)每年装订、印刷《常州通讯》、《开创》合订本备查。(4)每年填写、上报市文广新局新闻出版管理处《常州通讯》、《开创》年检表格。( 5 ) 召开过《常州通讯》征订发行工作会议、读者座谈会、搞过专题征文、问卷调查活动。所以,对大体情况比较清楚。觉得材料不够或无底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如《常州通讯》创刊及当时情况。 (责任编辑:人文常州)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