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和田玉,市面上流通的极少,这也说明和田玉目前的价位远远没有达到投资者认可的心理价,所以和田玉的涨势是必然的。”赵明江说。 鉴伪容易分级难 作为一个投资品种,玉石不像字画、文物,其真伪百分之百可以通过科学仪器鉴定出来。但玉石行业内也有句话:“籽料去了皮,神仙认不得。”说的是玉石的品种,实际上较难分辨。 在我国,和田玉分布于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仑山,西起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之东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中经和田地区南部的桑株塔格、铁克里克塔格、柳什塔格,东至且末县南阿尔金山北翼的肃拉穆宁塔格。成矿带连续长1100多公里。严格来说,只有这里出产的玉才能被称为“和田玉”。 但现在的仪器及技术水平无法准确地鉴定玉石的产地。对于鉴定部门和商家来说,“玉”、“和田玉”的概念很多时候是同等的,模糊了产地之分,在鉴定证书或商场售货凭证上统称为“和田玉”。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实际上是一种误导的销售行为。 “有很多人到新疆出差时,专门带两块‘和田玉’回去,送亲朋好友,但带回去的大部分是青海料、俄料等等,尽管它们的鉴定证书上都写着‘和田玉’。”一位玉石业内人士说。 就算是真的和田玉,其等级也很难辨别。“玉可以鉴定出真假,但是对于其分级、价钱,并不一定能评估出来。玉不像钻石,有严格的分级标准。对于玉,专家只能根据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它进行一些评价,只是一种评价而已。”中国商业联合会珠宝首饰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吴国忠说,“投资玉的难点就在这儿,必须要懂,要学,要交学费,不能盲目地一哄而上。” “如果是‘青海玉’写成了‘和田白玉-羊脂玉’的话,它们两个之间的价差应该是一百倍到一千倍。”赵明江。 和田玉家族 白玉:颜色洁白,质地纯净、细腻,光泽滋润,为和田玉中的优质品种。 羊脂玉:白玉中的上品,呈凝脂般光泽,其经济价值几倍于白玉。汉代、宋代和清乾隆时期极其推崇羊脂白玉。 青白玉:质地与白玉无显著差别,仅玉色白中泛淡淡的青绿色,为和田玉中三级玉材,经济价值略次于白玉。 青玉:色呈淡青、青绿、灰白,储量丰富,是历朝历代采集或开采的主要品种。 黄玉:基质为白玉,因长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铁渗滤在缝隙中形成黄色调。在清代,由于黄玉为“皇”谐音,一度经济价值超过羊脂白玉。 糖玉:氧化铁渗入形成深浅不同的红色皮壳,深红色称“糖玉”,白色略带粉红的称“粉玉”。 墨玉:多为灰白或灰墨色玉中夹黑色斑纹,因颜色不均不宜雕琢纹饰,多用以制成镶嵌金银丝的器皿。 碧玉:呈灰绿、深绿、墨绿色,以颜色纯正的墨绿色为上品,为中档玉石。 (责任编辑:人文常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