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收藏文化 > 收藏论坛 >

老银饰收藏刚刚起步 买假容易捡漏难

时间:2011-07-25 10:18来源:上海证劵报 作者:admin
在文房古玩、古琴,包括近期邮票市场的光环下,老银饰的价格似乎一直波澜不惊。

      

 

      

 

       

 

       随着本周西泠印社拍卖的结束,今年的春拍也已接近尾声。在各大拍卖行所设的专场中,我们不难发现,从依旧主角的古代书画,到各类古玩专场,价格的一路飙升让人们一片哗然。股市震荡,楼市低迷,大量游资流入艺术品市场已经成为藏品高价迭出的最大原因。在文房古玩、古琴,包括近期邮票市场的光环下,老银饰的价格似乎一直波澜不惊。

       就此,记者走访了做中国织绣文化和银饰文化收藏研究三十年的王金华。王金华认为老银饰的重要性一直被市场的高价所忽略,尽管如此,三十年间,老银饰的价格仍然是稳中见涨,而且涨幅不小。而先后出版十多本著作、又是战斗在古玩市场最前线的王金华认为,老银饰的市场才刚刚开始。

        采访王金华时,北京城大雨下个不停,但这丝毫没有妨碍北京古玩城的人气。王金华在这已经开了二十年的店了,他说这二十年来可能最大的变化就是市场从国外变成了国内,“现在都是中国人自己在买东西了,我没有超过三天不开张的,一旦有两天不开张接下来就必定会有一单大生意。”王金华对自己古玩店的自信并非空谈,中国古玩市场的日益火爆是有目共睹的,从三十年前开始玩收藏的王金华是见证者,“以前十块钱的东西,现在得花一千块钱去买,甚至还要多。”

        短短半小时的时间里,店里来来往往了三五拨人,有来买东西的,也有想来卖东西的。坐在满是各种老银饰的展柜中间的王金华索性把门关了。

买假容易捡漏难

        王金华从三十年前开始收老银,主要是明清的,以清代为主。银饰里面又以长命锁为主,曾经最多的时候有五百件。“那会儿这个生意是国家禁止的,只能卖给国家,不准私人交易,真正开始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所以那之前的“市场”都集中在乡下每个月三六九的赶集上,很多老头老太太推着东西出来,如果你还有需要,他们会带你回家挑。

        只要市场一形成,随带着的便是造假。说起老银的假,大多是指仿制。“这个市场不存在什么真假,只有新旧、原装还是仿制之分。最近几年媒体信息一开放,这个东西就透明了。不再是我们去乡下买东西,而是老农民拿着拍卖图册来我这卖东西。”

        说起真假辨识,三十年来,王金华没少交学费,上百万的亏也吃过,但没过多久,王金华便成了老师。后二十年,不断有人上门拜访,王金华坦言二十年里帮人鉴定是个乐趣,自己一分钱都不收。即使是“老板”的身份也没有让王金华的执拗妥协,“有人来我店里看东西,怀疑我这东西是假的是新的,我一律不卖,不懂的人我不卖的,会请他们带老师来。”

        信息冲击以后,大量造假的开始行动。买假的越来越容易,捡漏也越来越难。“现在捡漏很难了,因为一个老农民卖东西还得问十八个人,还要来北京去电视台去藏宝频道问,所以现在只能凭你的实力、眼力和人际。”

老银饰看的是工艺

        王金华的执拗还体现在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执著上。初中学历的王金华至今已经写了十本书了,他规定自己每两年甚至每年写一本。他再三地说自己做的是文化生意,首先得让自己成为文化的传播者,其次才是经营者。

        王金华力图要把这些文化整理出来,分主题分系列的写成书。“我没上过多少学,就是喜欢,如果你爱好这个东西就自然会去钻研,会去学习。”始终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王金华,对于改革开放后市场形成、造假也形成的局面,无奈之余却不乏乐观地说:“好的是至少把中国这种工艺给继承下来了。” (责任编辑:人文常州)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