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成资本的下一站目标 长期以来,印章的市场价值都被严重低估。刚刚在书画市场中创下过4亿元天价纪录的齐白石作品,他本人的印章和他为刘半农所篆刻的“广陵人”印,估计仅在数万元区间内。翻看历年拍卖成交记录,近现代印章的成交价格大多为数万元,即便是名家治印加上材质稀有,也鲜见成交价格突破百万元的。“无论是印章,还是印章石,都具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今年以来,藏界对印章市场开始有信心,因为“市场开始启动了”。一个例证是,西泠拍卖2006年曾经拍出了一方孙中山自用印章,当时的成交价格是16万元。但在今年的匡时春拍中,这枚起拍价18万元的印章一路飙升,最终以218.5万元的价格成交。短短几年之后升值十倍,业内专业人士分析认为这固然是因为“辛亥百年效应”,但也说明印章市场开始引起资本关注。 “长期以来,中国的收藏市场一直存在重材质、轻文化的特点,这点在印章市场表现的尤其明显。多数买家艺术鉴赏力不强,对中国古代的人文历史了解有限,造成很多真正有艺术内涵的作品价值被低估。”一位资深藏家向记者感叹,“全民收藏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我希望大家能够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水平,让宁波的艺术品收藏和投资市场健康理性地发展,让其收藏价值回归其本身的人文价值。” (责任编辑:人文常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