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股市、楼市的低迷,大量游资进入钱币市场,也是引起当前钱币市场火爆局面的一个原因。游资的目的不在于收藏,而是把钱币作为一种短期的投资工具,其中不乏纯粹的投机客。这种投机性资金的注入,也增加了钱币收藏市场的风险性。拿王永春的亲身经历来说,“1980年版的2元纸币,最高的时候被炒到了90多元,现在回落到了40多元。” “除了游资,大量民间资金也有投资需求,纷纷涌入市场,进一步炒高了钱币的价格。”范松慧也表示了她的担忧。她认为,钱币拍卖的价格存在虚高现象,是有人在背后炒作资本,长此以往,真正的藏家会越来越少。“一般来说,老品种的收藏品因为数量有限,保值性最高,上升空间相对稳定。但因为已经经过市场沉淀,收藏者惜售心理强烈,交易数量少,难以成为炒作的对象。倒是近期涨势旺盛的收藏新品,很有可能是热钱投机后的效应。”这个观点得到不少业内人士的认同。 范松慧同时表示,拍卖行情引导着整个钱币市场的价格,当某一品种拍卖拍出高价之后,往往市场价格也跟着上扬。市场行情不断看涨的巨大吸引力,加上各种媒体的宣传,民间收藏群体越来越大,藏品的价格自然也上去了。 藏家声音 钱币收藏 要有精品意识 哪些钱币值得收藏?藏家王永春先生说,从爱好、研究和学习的角度来说,任何朝代的钱币都值得收藏。如果为了投资,当然是收藏那些稀少的钱币了。 王永春强调说,投资钱币首先要有“精品意识”,同样的藏品,精品的增值幅度比普通的要大很多。历朝历代的稀有品种都是收藏的首选。比如,同样是唐代的钱币,开元通宝因存世量很大现在只卖到一二十元左右,而雍正时期的雍正通宝因雍正在位时间短,发行量和存世量都很少,价格已经涨到一二百元左右。所以说,物以稀为贵,存世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藏品未来的增值空间。 其次,好的题材也是增值的关键。像2000年发行的千禧龙年纪念钞,既是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惟一一张以“龙”为题材的纪念钞,同时也是迄今为止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惟一一张塑料纪念钞,类似这种好题材的纪念钞未来增值空间往往会很大。据调查,面值100元的千禧龙年单张纪念钞目前已涨到3500元左右。 最后,要注重钱币的品相。同一种钱币,品相好的与品相差的有时价格会相差几倍。 总之,人民币的收藏价值与面值没有直接关系,与其发行年代、存世量多寡以及币种自身质地品相直接相关。一般而言,发行年代越久远,存世量越少,质地品相越好,其收藏价值越大,反之,收藏价值就越小。 (责任编辑:人文常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