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著名燃气供应专家李猷嘉(2)

时间:2013-06-04 13:41来源:未知 作者:沈向阳
至1965年,我国第一个燃气工程专业已初具规模,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成为我国城市燃气事业战线上的骨干力量。 参与主持多个中国燃气业重要纲领文

  至1965年,我国第一个燃气工程专业已初具规模,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成为我国城市燃气事业战线上的骨干力量。

  参与主持多个中国燃气业重要纲领文本

  “文革”后,落后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急需改变,发展城市燃气又成热门话题,已下放的原建工部给水排水设计总院重组成现在的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总院。

  在东北工作生活了25年后,年近五旬的李猷嘉于1978年调入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

  1979年底,他担任了国家重点课题《我国大中城市燃气化途径研究》的负责人,1982年,由国家城建总局主持,国家科委、计委、经委和有关部参加通过了鉴定,成为随后制定我国城市能源政策、城市燃气发展政策和城市燃气发展规划的基础资料与依据。1980年新华社曾对这项研究工作发过内参,中央领导有过批示,城市燃气化的问题开始受到重视,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特别是余气利用正式成为国家计委的节能项目而得到很快发展。

  “我国城市燃气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规模和用气结构上还有很大差距。一定的用气规模反映一定的技术水平。只有不断扩大城市燃气的应用范围,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的差距。差距还表现在许多管理指标和安全事故指标上。我们离世界燃气应用的大国和强国还有很大差距,需要一代一代人的不断努力。”李猷嘉对记者说。

  在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和建设部领导下,李猷嘉曾参加并负责草拟我国城市燃气发展的技术政策和发展规划,形成了我国第一次城市燃气工作会议的基本文件,之后又参加了国家蓝皮书中城市建设政策的研究。

  《城市燃气输配系统工况优化研究》是建设部的重点科研课题,1981年李猷嘉负责开题,确定研究方案,1986年通过建设部实验室鉴定,1990年通过建设部生产性鉴定;1987年,作为总工,李猷嘉开始筹建国家燃气用具质量监督监测中心,在当时情况复杂而又竞争激烈的条件下,经过几年的努力,于1990年通过验收,成为我国唯一的燃气行业国家级检测中心,为国家燃气行业的技术监督起到了良好的作用;1986年,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顾问,参与和香港中华煤气公司的技术谈判工作……

  2000年,李猷嘉获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国燃气业内唯一的工程院院士。

  李猷嘉的一家人,都是踏踏实实做学问的。夫人郭肇妍,曾是复旦大学生物系的高材生,随李猷嘉去了东北,在中科院黑龙江的一个科研机构工作,后在天津师大退休。几个孩子也都学有所成。

  在和记者的交谈中,李猷嘉提到最多的两个词就是“淡泊名利、实事求是”。他对记者说:“做学问,最忌哗众取宠、华而不实,必须踏踏实实做好每一步。”(文/ 沈向阳)

  李猷嘉简介

  1932年11月出生,常州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燃气供应专家。

  1953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结构系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专业,195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班。先后担任哈工大土木系助教、讲师。1959年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成立后任燃气工程教研室主任。1978年调入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1983年被评为高级工程师,1987年被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3-1997年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燃气分科学会理事长,国际燃气联盟(IGU)理事。2000年获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顾问总工,国家住建部科技委顾问,中国燃气学会和中国城市燃气协会顾问。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