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收藏名家 >

汪志敏:手炉收藏蕴温暖

时间:2015-08-17 10:40来源:未知 作者:周逸敏
汪志敏收藏的第一只手炉是他外婆的爱物。在那以前很久,外婆手里的那只黑里透黄的手炉总让他有一种神秘感。

 

      汪志敏收藏的第一只手炉是他外婆的爱物。在那以前很久,外婆手里的那只黑里透黄的手炉总让他有一种神秘感。有些年头了,冬天里手炉的温暖捂热了他的心。外婆老家宜兴,也是文盛之邦。再说,家里是“地主”,这类玩艺很多。

  当然,兴趣爱好都会有一些家族传承的,他的父亲在工作之余喜欢盆景,家里就有一些紫砂盆。其中有一只紫砂花盆是宜兴陶刻第一人,也是“紫砂七老“之首的任淦庭的作品。在宜兴,汪志敏还有不少亲朋好友,其中一位亲戚是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篆刻陶艺家查元康先生,他制作的紫砂茶壶让汪志敏爱不释手。所以,在上世纪90年代初汪志敏对收藏入迷也就顺理成章了。

  每过几天,汪志敏就一定要到常州文化宫、原来的华东和小东门古玩市场去转转,淘点心爱之物,到外地出差或者旅游,少玩一个景点不要紧,而到当地古玩市场逛一逛更是必须的“功课”。

  有几次到外地古玩市场看到几只小巧玲珑的手炉,十分可爱,心中一动:外婆的那只孤零零的手炉要是有几个伴就更好了。从此,他就与手炉收藏结下不解缘。周边城市转得多了,他也心中有数了:最能收藏到好手炉的是南京和绍兴的古玩市场。去年的一天,他到绍兴古玩城转了好几圈,发现一家古玩商店有3只手炉,一只是镏金錾刻满工海棠形手炉,一只是烧蓝满工手炉,还有一只是清早期红铜錾刻满工手炉。汪志敏一眼就看中了,一问价格每只开价至少5万,这是一个令人咋舌的价格,但是,东西实在太好。汪志敏几欲下手,又觉得太“辣串”,下不了决心,还是夫人对他十分了解,支持他买下来。古玩店老板看他诚心,三只一起拿下就算11万多。原来,这位老板也是一位资深收藏家,准备开一家纸币博物馆,于是就将自己先前收藏的心爱之物转让。一来二去两人成了好朋友,一有收藏信息就互通有无。

  收藏好东西,一定要有缘分,有缘分总会到你手上。有一次他到南京看中2只手炉,其中一只是清末民初铜刻名家笏臣刻的,是一只好东西。但店主开价2万多,虽然牛牵马绑讨价还价,但老板不肯松口,一个铜板也不让。汪志敏只好带着遗憾回常州。到了家里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心心念念还在那只手炉上。“错过了就永远也见不到了,这只手炉和我是有缘分的,不然不会饭吃不香,觉睡不着。”捱过几天,他还是请夫人开车往南京赶,一路上念念有词“千万不要花落他人啊……”一到古玩市场老远看到那只手炉还在,心里总算一块石头落了地。

  汪志敏收藏手炉多了,就研究起手炉的“前世今生,家第门庭”,传世手炉进入家庭是从明代开始的,以前都是达官贵人的玩物。当时有一种说法:“时大彬的壶,张鸣歧的炉。”文人都以拥有这样的物件为一时之荣。虽说以后,此风渐衰,但手炉还是文人的掌中宝。“最早的手炉是用红铜制作的,用一块铜板硬敲出来的。到清代中期改用白铜了,它比红铜的延展性差,只能用焊接的方法把几个部件焊接起来,这是手炉的特点。”因为,手炉在收藏中属于小众,且价值不菲,后来的人就用浇铸方法作假,但胎体厚,也没有焊接的接缝。汪志敏有点得意,“现在,我是火眼金睛一眼就能看出真伪来。”

  眼下,汪志敏收藏了近50只各式手炉,有一只长30多厘米,宽20厘米,重达7斤多。有人说是脚炉,他一口否定:是手炉。理由是,脚炉有底部有圈足,而手炉没有,所以再大也是手炉。他的这只比脚炉还大的手炉也就成了“常州之最”。

  汪志敏说,外婆的那只手炉带给了他冬天里的温暖,他收藏手炉多多益善。(文/周逸敏)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