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10年前开始玩收藏,2013年通过了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的文物艺术品鉴定师岗位培训考核,现在还准备根据自己的知识写一本有关瓷器的书,夏新峰不无得意:“我现在对于瓷器的鉴赏有一定的能力了。” 然而10年前可不是这样。 那时候,30岁的夏新峰受到爱好收藏的朋友的影响,也喜欢上了古玩、字画、玉器、瓷器。种过盆景、做着钢材生意,夏新峰手头有些闲钱,于是零零散散地收了不少瓷器,然而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鉴赏能力,“2年时间,差不多有100万元花在了赝品上。” 其中,有一尊永乐年制佛像的仿品,花了12万元买的,夏新峰现在仍留着,既是给自己的一个教训,也可以给朋友和同好做一个用于对比的反面教材。 但夏新峰并不服气,“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他觉得,收藏这个事情,“不买就学不会”,越是投入心血和金钱,越能迫切地体会到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为了学习,他买了不少书籍、瓷片,多次跑到博物馆,并向其他收藏家请教,2013年,他报名参加清华美院的艺术班,并通过了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的文物艺术品鉴定师岗位培训考核。 起初,夏新峰比较感兴趣的是明清瓷器,到后来,素雅的宋瓷更多吸引他的注意。有一次,他以8000元买了一个小罐,心里暗自欢喜,“这是宋代官窑小罐,简直捡了大漏。” 此次参加“环太湖艺术城”杯常州市民最受欢迎的民间十大珍宝评选活动,夏新峰拿出一件今年年初刚刚入手的藏品:凤耳瓶。 这件凤耳瓶高16.5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6厘米。浅盘口,长直颈,折肩,筒腹,下部微敛,卧足,平底内凹,足端露胎。胎体坚质细密,通体施青釉,釉色莹润淡雅,釉面光滑。通体素面,颈部饰对称的立体凤首耳。 夏新峰研究认为,“这是南宋时期龙泉窑青瓷凤耳瓶,从微信群中认识的藏家手中买来,花了不到20万,后来有人出40万、50万我都不卖。” 现在,夏新峰正准备写一本书,《丰宝瓷缘》,“丰宝”取自自己的古玩会所风宝斋之名,“把自己对瓷器历史、鉴赏的知识和自己的藏品做一些介绍,也希望通过这本书与收藏家和爱好者们进行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文/陈荣春 许佳)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