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对用心者来说时刻存在,关键看能不能及时抓住。就像如今作品已分别被中国美术馆、常州档案局编号收藏的国家一级美术师、研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常州画院特聘画师、常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常州市花鸟画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州市名人研究会副主席黄中秋先生。 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展并获奖,80余幅作品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刊登发表。1993年作品《墨梅》就被周恩来纪念馆收藏。1995年多幅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江南明珠中国画展》展出。假如当年他没抓住著名画家蒋风白先生与刘海粟大师一起来常州参加恽南田纪念馆落成仪式良好机会,就此拜蒋风白先生为师,他的花鸟绘画水平,尤其是专攻梅兰竹菊绘画的艺术水平想突飞猛进,恐怕还要走过一段更艰难的历程。 也就是蒋风白先生参加恽南田纪念馆落成仪式空隙,应邀来厂作指导的近距离接触,慧眼识珠地发现这位20岁出头的黄中秋,除了对花鸟艺术有执著的追求外,对梅兰竹菊个性的感悟也很独特。 “面对冽风寒雪,梅花始终芬芳傲立身姿挺拔。兰花的生存环境非常艰难,但她总以清高雅致的个性展示自己的生命价值。从泥土中顽强地破土而出的翠竹,从此一直积极攀登显示虚怀若谷的高风亮节,尤其是竹叶四季从不改色的沥青个性,不得不令人浮想联翩。 白居易《咏菊》中如此深情表达:‘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所以我非常仰慕梅兰竹菊的风格个性,非常想往用精湛的艺术形式把其精神内涵表达出来,将其深窦含蓄的肢体语言传递给世人,让人们感悟出生命的崇高尊严,希望蒋先生收我为徒,让蒋风白先生刮目相看。 蒋风白先生是中国近代艺术大师潘天寿的高足,擅长意笔花鸟画,尤以水墨兰竹著称中外。传统功力深厚,笔墨精练、气韵生动、融诗、书、画、印为一体,朱屺曕、林散之、李可染等艺术大师,对他的水墨兰竹评价甚高均有专门题跋,在中国当代艺术界相当有名望,所以一定要抓住这个天载难逢的学习机会。 黄中秋,1956年阴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出生于武进前黄镇农村,所以取名“中秋”。从小家境贫寒生活比较清苦,可他的悟性很高,自小对绘画产生了浓厚兴趣。 虽无没半点家庭艺术传统背景,也没资金资助他在这方面发展,但他利用每天放学后在家门口板凳上做作业的机会,仔细观察打谷场上的麻雀、小狗、鸡鸭等小动物的活泼形态,感悟农村粗旷而豪迈的田野气息,研究竹园里一簇簇四季刚直的碧叶风格,心中总是充满对大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实在忍不住的他,就把这些画面一笔一划地细绘下来。虽然清楚父母发现后会斥责自己,他就将“作品” 偷藏于作业本下面,就此养成了喜欢画画的习惯。 也许是老天对他的眷念,黄中秋在武进美术厂,工作不久就负责对外联系,从而容易接触到本市许多艺术大师。 但自己的身份还仅属乡镇美术爱好者,当时正向县级美术者台阶迈进。“英雄不问出处,成功永远属于不断勤奋进取的有志者!”蒋风白先生看过黄中秋临摹的作品对他鼓励:“希望我们能保持书信往来,并欢迎你来苏州!”让黄中秋欣喜若狂。 通过一段时期的书信来往,蒋风白先生对他的了解也越来越深,终于在那年中秋节的前一天,他亲自写信给黄中秋: “希望你到苏州我家会面……”心领神会的黄中秋,立刻备了必要的礼仪,第二天便乘火车来到苏州。 其实黄中秋已把蒋先生“英雄不问出处,成功永远属于不断勤奋进取的有志者” 这话作为鞭策自己的座右铭。通过刻苦磨砺他以优秀的作品考核刚考取了中国书画函授学院。 但已经成家的黄中秋,因为收入很低,根本买不起每次要乘十几个小时火车到外地上课的卧铺车票,只能挤进拥挤不堪的车厢躺在座位下面熬一夜,第二天一早赶到学校去上课,就这样一直坚持到三年毕业。 这次来到苏州的蒋风白先生家里,蒋先生让他当场画张兰花图,没想到蒋师母一看到他的作品当场赞赏不己:“哎呀,小黄你的出手如此不凡,画的真像啊,看来你这个徒弟老蒋非收不可了呢!”蒋先生看了也频频点头表示同意。所以在这年中秋节这天中午,黄中秋在苏州官贤街 “得月楼”办了一桌酒席,正式拜蒋风白先生为师。 正因有了名师的指点,黄中秋的艺术水平提高很快,蒋风白先生对他也非常支持,不仅在黄中秋每幅作品上亲自题跋鼓励,并对爱徒以“研弟”相称,以示对爱徒在艺术上不断取得成就的欣赏与认可。 蒋风白先生的期望没落空,事实上黄中秋从艺30多年来创作的梅兰竹菊作品,不仅获得国内爱好者的高度评价与收藏,还让许多外国友人爱不择手专程赶来索取、收藏。 1996年,黄中秋在日本大坂举办画展,期间因没能买到他的兰花作品,一位日本兰花爱好者专程飞到中国上海后赶到常州,千方百计找到黄中秋请他当场为自己画了一张兰花图后才满足地打飞的回到日本。还有一位西班牙朋友,也是因为慕名而专门来中国取到他的作品后才欣喜回去……2014年,常州举办国际羽毛羽大赛,常州市政府指定用黄中秋的兰花作品作为赠送著名运动员卢兰的礼品。 艺术的追求永无止境,只有热爱大自然的艺术家,才能真正感悟艺术的真谛,才能真正激发无穷无尽的创作热情,所以艺术家黄中秋六上黄山,十上桂林,这些年来可说走遍中国的名山大川,除了寻找梅兰竹菊的精神源泉,还将原生态下兰花的高雅气质完整表达出来。 虽然黄中秋先生在艺术上的造诣已达到一定的深度,在当代艺术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他的作品先后入选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江南明珠中国画展》;中国文联举办的《沃土新花——全国书画家采风成果汇报展》,他的《墨竹》《兰花》荣获《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大展》国际金奖;《兰》《竹》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庆世博——中国百家扇面精品展》等等。但他的为人如朋友的评价:“正直纯真,刻苦耐劳,对艺术孜孜不倦追求但总是谦虚谨慎,具备艺术大家的风范”。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