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收藏名家 >

笔实墨沉——书画家唐林如追忆

时间:2016-03-13 11:35来源:未知 作者:李寿生
2014年10月7日,唐林如先生告别人世,享年83岁。一本薄薄的《唐林如作品选集》方才引起人们注意。他的作品与他的人生一样,半个多世纪走过的是一条曲曲弯弯的崎岖小路。

      当今书画界,有的人作品平平,却依仗书外功夫,在传媒和公共场合频频亮相,以致外行看了乱点头,内行看了直摇头。有的人在书山攀登,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笔实墨沉,却鲜为人知。唐林如当属后者。

      2014年10月7日,唐林如先生告别人世,享年83岁。一本薄薄的《唐林如作品选集》方才引起人们注意。他的作品与他的人生一样,半个多世纪走过的是一条曲曲弯弯的崎岖小路。

      1949年,老唐考入苏州美专,1952年该校并入南京艺术学院。期间,他先追随吴门画派吴似兰、张宜生教授学过花鸟、山水画;后主修西画专业,得到书画大师刘海粟、颜文梁院长亲授。在校5年,他侧重写实,刻划细腻,基本功练得比较扎实。毕业后,老唐被分到千里之外的吉林省文联《长春文学》月刊当美术编辑,从事为刊物插图等工作。这期间,他除在报刊发表单幅画品以外,创作的油画、国画、水彩画多次参加省市画展并获奖。其中《朝鲜少女》在吉林省首届国画展览中得二等奖,因此很快加入了省美协。他发奋创作,《红线盗盒》等五册连环画被辽宁画报、湖北“人美”两家出版社出版。当时,东北一位美术权威称他为“很有前途的青年画家”。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老唐美术创作春风得意之时,上世纪50年代后期,极左路线的铁扫帚,把地主家庭出身的老唐扫出文艺单位,扫到农村;后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扫进监狱,过着非人的生活。出狱后回到故乡。他的老家与高晓声的老家相隔不远,两人成了落难兄弟。高晓声当了乡村教师;而老唐为养家糊口,做了十多年的油漆工。日子苦得像黄连,连个小闹钟都买不起。一天夜半,窗外月光高照,老唐误以为天明,遂步行十余里赶到戚墅堰一家客户门前,坐等开门二三小时,备尝人间辛酸。

      直到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终于刮到老唐头上,他被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纠正了错案,复职复薪,调到家乡常州工作。

      受过寒冬之苦的人,方知春天的温暖。复职第一天,他请朋友刻下了一枚印章:“重振旗鼓”。他先是在常州日报社美术科工作,后调去天宁区文化馆直至退休。在报社工作期间,由于他为人随和,不拘小节,大伙都没大没小地喊他“老唐”,包括小他一辈的年轻人。老唐大学毕业后,由于政治运动瞎折腾,下放农村又进牢房,一直未婚,落实政策后已近五十,经人介绍,与上海知名书法家单晓天的女儿恋爱。女方是老知青,比老唐小十多岁。婚礼那天,在红梅公园一家餐厅办了五六桌,钱小山、戴元俊等文化老人都来祝贺。

      到天宁区文化馆工作后,老唐迸发出极大的创作热情。他先后在《人民铁道报》《新民晚报》《中国书画报》等发表不少书画作品和文章,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展览和全国名人书画展,台湾、新加坡等地收藏过其多件国画作品。书画是两大艺术门类,画家出身的老唐退休时,毅然把创作的重点转向了书法。这多半是受了他岳父的影响。岳父单晓天是全国著名书法家,他生前对老唐主攻书法极为肯定。单老说:“你书画功力基础好,要继续苦练王羲之帖几年。”他又用苏东坡格言鼓励老唐:“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确如单老所言,老唐书法功底较好。他6岁进私塾读书,每天刻苦练字,小学时代学柳公权,中学时代习欧体,读大学时又练魏碑和王羲之的《圣教序》《兰亭序》。工作后,临过唐陆柬之《书陆机文赋》帖。退休后,老唐读了林散之书画集序言,尤受启发。林散之60岁后才开始学习草书,终成一代草圣。林老的事迹给老唐极大的影响。于是,他对王羲之《十七帖》等草书精品苦练不辍。老唐对笔者说,我虽无超世之才,但有坚韧不拔之志,工作虽已退休,但艺术无“退休”二字可言。他身患消化道溃疡等多种疾病,但病痛不能泯灭他的坚强斗志。他从不打牌、搓麻将,认为那是在浪费生命。每天清晨外出做操,理好家务后,便闭门不出,伏案于斗室之中修炼书法。退休后,他每天要用去300余张宣纸,画坏的宣纸用来涂抹写字,直到纸上无空白墨迹处方休。老唐还经常用笔醮清水在水泥地上练字,以求从中提高臂腕力,落笔纸上方见遒劲之势。

      他把“笔实墨沉”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追求的是“意在墨外,功出毫巅”的境界。他的书法作品,笔笔有力度,字字有变化,落笔收笔十分讲究结构、章法、线条,讲究书法的整体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为了书画创作有丰富的底蕴,老唐跋涉了大半个中国,周游过名山大川,还用自己的稿费购买了不少中外古典文学名著,潜心研读。他常说,作为一名书画家,应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缺乏生活阅历和文学修养,是很难成为一名有成就的书法家的。

      后来,老唐又请人置印章一枚,文曰“苍天不负有心人”。事实又何尝不是如此。有一年,武进横山桥书画店“聚艺斋”举行笔会,展出了市内外书法家的20余件对联。91岁高龄的上海著名书法家黄若舟教授兴致勃勃来此参观,他手指老唐一副对联啧啧称赞“格副对子写得很好的”。

      十余年来,武进湖塘、横山桥等地一些富起来的农民,慕名前来老唐家中求索书法作品200余幅;瑞士旅游学院举办艺术节,院方为唐林如先生办个人书画展。老唐把数十年来书画之精品挑出来送去展览,国际友人参观后,伸出大拇指夸奖展出的43件书画件件皆精品,两件书法和两件画作被院方收藏。

      老唐活到83岁,已属高龄。虽多病缠身,但弯弯扁担挑不断。老夫少妻相伴三十余年,夫妻恩爱,相濡以沫,生一女,已过三十,聪慧过人,兴趣广泛。老唐前半世动荡坎坷,晚年生活安定,算是幸福,应了已故的钱小山先生祝酒时的一句话:“美满!”老唐1954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几十年苦练书画不辍,像他这样资历的人在常州凤毛鳞角,但他默默无闻,“无意苦争春”。平平淡淡才是真,老唐又何尝不是如此。

      感谢肖飞、包立本、虞亮、胡双明等热心人为老唐编辑作品集。集子收进文章十余篇,想不到唐兄不擅言辞,文字倒很精彩。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