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收藏名家 >

陈伟堂:从“工厂博士”到民间文保达人

时间:2019-02-21 11:12来源:常州晚报 作者:汪磊
陈伟堂,2002年开始,在常州市文保中心从事文物现场调查和研究工作,参加了常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现在是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等

 

     陈伟堂,1949年9月21日出生,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在常州冶金厂子弟学校初中部、厂技工学校担任历史、政治老师,期间在常州教育学院历史专业进修。2002年开始,在常州市文保中心从事文物现场调查和研究工作,参加了常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现在是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组成员,连续四届被原市规划局聘任为市民规划师,参加《书香常州》《风雅常州》《中吴遗韵》等多部关于常州文化、历史书籍的写作编纂工作。

     他是个地道的老常州,与很多同龄人一样经历了上山下乡。回城后进冶金厂工作,人称“博士”,也很快从一名工人转变成历史、政治老师。因为热心文物保护,对常州的一些“老家当”“老家底”门儿清,他后来又成了市文保中心的研究人员,参与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共和国的同龄人:陈伟堂。

     父亲的手艺和裁缝铺,在常州老城区小有名气

     陈伟堂出生于常州老城区的打索巷。“现在这个地方早没了,就在人民公园附近,晋陵路边上。”陈伟堂说。

     一说到打索巷,陈伟堂马上就提起了父亲的裁缝铺,相比于这个老巷子里的其他事物,这个铺子给他留下的印象最深刻。陈伟堂的父亲叫陈耀金,靠这个裁缝铺养活了一大家,手艺在当地很有名气。陈耀金对自己要求很高,“针线没有三钱重,全身筋骨都要动”是他挂在嘴边的口头禅。“那时大成一厂、大成二厂时髦的纺织女工都到我家铺子来做旗袍。”陈伟堂说,父亲量尺寸很有一手,做出来的旗袍也特别合身,一传十十传百,回头客就多了。

     1958年,陈伟堂家的裁缝铺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加入了南大街红旗缝纫社。“我们家的老铺子也算是见证了那个特殊的历史时代,公私合营后,父亲的手艺更加有了用武之地。”不过,老父的手艺没有能够传承下来,也让陈伟堂和哥哥姐姐们有了一丝遗憾,“我有3个哥哥一个姐姐,文化程度都不低,3个上了大学,就是没人愿意学裁缝。”

     一堂“珠算课”让他痴迷历史,后来成了冶金厂的“博士”

     这一辈子,有两样“东西”让陈伟堂痴迷,第一样就是历史。1956年,他进入了常师附小(现常州实验小学)就读,四年级时的一堂临时“历史课”,让他时隔63年都记忆犹新。其实,那堂课本来是珠算课,因为临时调课,班里很多同学都没有带算盘,让这堂课泡了汤。

     “没有算盘,老师也不能再上珠算课,开始跟我们讲历史故事。那堂课,他讲的是孙膑智斗庞涓,最后庞涓在马陵之战中战败自刎的故事。”这堂“珠算”课,让陈伟堂彻底迷上历史,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找书看。1962年,他考进一中初中部,最喜欢听的还是历史课,最喜欢的老师自然是历史老师钱璞。直到在一中高中毕业,后来到金坛茅山西旸公社插队,他都一直在充电,学的最多的也是历史。

     1971年,陈伟堂进入常州冶金机械厂当工人,因为他历史知识丰富,也愿意讲给大家听,所以成了厂里有名的“陈博士”。那时在厂里,“陈博士”说书讲故事,不是谁都能听得到的。1980年,冶金厂子弟学校缺教师,知识渊博的“陈博士”当仁不让,进入初中部教历史和政治,1986年到冶金厂技工学校当老师,直到2001年冶金厂改制。期间,他到常州教育学院进修,系统学习了3年历史。

     睡在书堆里的“书痴”,对常州的“老家当”门儿清

     让陈伟堂痴迷的第二样东西,就是书籍。常州晚报记者近日来到陈伟堂家中,这是一间老新村的三居室,其中有两间卧室都是他的书房。其中一间跟普通书房差不多,有两个大书柜,里面都是书。另一间书房的书堆成了高高的三摞,每一摞都堆到了天花板上。

     这三摞书围了起来,中间是一张床,床上被褥铺盖枕头一应俱全。看到记者对这三摞书的造型很感兴趣,陈伟堂笑着说:“我就是个‘书痴’,每天手不释卷,睡觉也是在书堆里。”

    《常州地名录》《常州市志》《常州文史杂谈》《常州城市建设志》,老武进县68个乡的乡志……这些清楚记录常州一些老地名、老建筑、老故事的书籍,是陈伟堂的最爱。他无数遍地研读这些书,为了考证书中内容,他还会实地去探访,找到一些当地的“土著”进行核实。看书找资料,结合自己的探访结果思考进行整理记录,这样的散文、杂记、随笔陈伟堂多年来写了数百篇,其中相当一部分见诸报端:《留下城市永恒的“特殊风景”》讲的是见证我市近代工商业繁荣的老厂房,《民国常州第一座“现代化”大饭店》写的是乌龙庵2号大陆饭店的前世今生,《常州老街,时间碎片拼接的历史》详细记录了潘墅、浦前、余巷等老街的历史故事……

     “其实,在1979年的时候,我就在《常州日报》‘话常州’专栏写文章,呼吁修复古迹。那时的《常州日报》叫《学大庆战报》,这个报名也是颇具当时时代特色的。”陈伟堂说。

     久而久之,陈伟堂这个生长在常州市中心的老常州,成了民间的常州通,经常受邀到很多街道、社区、文化沙龙、龙城讲坛人文常州大讲堂讲述常州的文化历史。从2008年开始,他还连续4届被聘为市民规划师,积极为常州城乡规划建言献策,比如,在2014年市规划部门编制完成的《南市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就吸收采纳了他提出的一则建议。

     参与第三次文物普查,发现记录常州的“老家当”“老家底”

     陈伟堂对常州的“老家当”“老家底”门儿清,自然就对它们充满感情。“随着时间的向前,这些东西肯定是越来越少,这一点我是最着急的,它们是我寄托乡愁的地方。我平时喜欢到那些老地方看看走走,如果它们都不见了,我该去哪呢?”陈伟堂说。

     上世纪九十年代,陈伟堂就开始关注常州的古迹修复,三天两头跑那时还在局前街护王府的常州市文管会。看有这么一位地道的老常州热心文物保护工作,关心家乡建设,2002年,当时的文管会就邀请刚刚内退的陈伟堂加入,从事文物现场调查和研究工作。

     2007年9月30日,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开始,在前后3年多的时间里,陈伟堂和文保中心的同事们踏遍了常州城郊以及新北区的老乡镇,探访了解记录常州的“文物家底”,为以后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和公布各级文物奠定了基础。“在探访过程中,我发现常州的老家当、老家底很多,古桥、古镇、水利设施,还有整条老街老镇,比如清末民初的魏村老街,我父亲就是魏村人,这条街上的石板路、百年照相馆,都具有保护价值。”陈伟堂说。

     “我踏入了古稀之年,还想为家乡做点贡献,发现更多的常州‘老家当’,同时希望把自己所有的文章汇编成册,让更多的常州人特别是孩子们,了解老常州的故事。”陈伟堂说。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