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锐,1978年生于武进。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油画学会会员、武进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武进区文化馆馆长。近年来美术作品先后获江苏省第十届“五星工程奖”银奖、江苏省文化干部技能大赛美术类银奖、2018年扬州美术双年展优秀奖,入选江苏省第八、十二、十三届“五星工程奖”美术作品展、艺术的精神——江苏省第十届油画展、青春盛绘——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江苏省青年美展、第六届“江山如画”中国油画写生作品展、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暨“五彩缤纷”中青年书画作品展等各项展览。 夕阳下,背着画箱画架、琢磨光影变幻的张锐,41岁了,依然有着少年感。相比几年前,现在的他,更松弛更通透也更自知。近些年,远处的山川河流留下他的脚步,家乡的小桥流水也入画来。起风了,铺开画布,调和颜料,人生走到半山路上,正是风光正好、尽收眼底的时候。就这样吧,让画笔灵动,让色彩张扬,让灵魂自在飞舞。 走过最远的春,来到最近的夏 1997年,张锐从苏州美专毕业,同年就进了武进文化馆。恰逢新老交接:一位老前辈提前退休创业。就这样,20岁的张锐接过美术创作员的重担。日常工作包括组织艺术培训、参与对外辅导;负责全年各类大小演出的舞美工作,设计制作舞台、横幅、海报等。同时还要抽时间进行美术创作,代表文化馆参加展览、比赛。 “在学校的时候,我就更喜爱西画,喜欢水彩、水粉与油画。”可能是性格使然,相比笔墨晕染的情致,张锐更偏爱堆叠色彩与重构光影时的自在。他也喜欢中国画,也临帖习字,但表达自己的最佳语言,更具创造力与主题性的油画成为他心之所选。 2007年,张锐始任武进文化馆副馆长,分管免费开放工作。往后的近十年,是极其忙碌的十年。“免费开放工作方兴未艾,一时也只能将创作搁置。”张锐说,彼时的好友兼“邻居”——武进书画院的张振院长,每次碰见了都会提点于他,切莫错过了艺术创作的最佳年华;给自己定一个五年计划,更好地利用好时间。 “对于我来说,真正有时间投入创作,是从2017年年底开始的。”从美术创作员到馆长,转眼间2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张锐在处理文化馆日常事务之余,将更多的碎片时间挤压到一起,投入到油画创作中来。每天早上六七点,他总是第一个来到位于淹城的文化馆中,在晨光中画上一两个小时。“既能画画,我也就不午休了。如此又多了一小时的创作时间。”傍晚时分,众人都下班了,张锐依然晚一些离开。淹城的月,照亮晚归的路;小院里光阴流转,也在画布上流淌。 捕捉最狂的风,驶在最静的海 对于油画画者来说,写生不仅重要,更是必不可少的创作方式。“油画发展到如今,不再偏重立体写实,更强调探索性。”探索,也是张锐给自己目前艺术创作的定位。他从印象派油画大师如莫奈、毕沙罗、高更等经典作品中汲取养分,也倾慕学习任传文、张新权等中国当代名家,并在“油画中国画”的浪潮中摸索写意画风。 去年,江苏省油画学会受延安市委宣传部邀请,组织20多名省内油画家到延安采风。张锐也在应邀之列,对他来讲,这次大型写生之旅,是一趟难忘且收获颇丰的旅程。除去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外,黄土高坡的原生态风光也与江南形成强烈反差。碧空如洗,广袤苍凉,纵横交错的山脊沟壑,高低有致地分布着窑洞群,还有奔腾状况的黄河口,这正是画家最爱的天地。“写生十几天,画了一批画,回到江苏之后又在南京江北新区、武进、江阴、淮安四地进行巡展。 日常繁忙的工作之余,张锐抓住一切机会外出写生。背上画箱和画架,随时都可以出发;没时间去远方,就近也有好风景。到苏州画园林,去浙江写山水,家乡的城市与乡村,也留下了画家的足迹。周末去嘉泽,用半天时间,将花木扶疏的小镇收进画框;花数月观察地铁建设,在纸上搭建城市骨骼;还有太滆的渔火、杨桥老街的春柳、东坡公园的牡丹……雨天,在馆檐下描绘印象淹城。一支画笔,一把画刀;色彩厚重,展现的却是画家自由的灵魂。 记取最真的情,描画最美的春 又到了速写里的甜醉夏天。张锐到哪儿都带着速写本,只要一支水笔,就能记录心中转瞬即逝的灵感画面。“速写是对景观的现场总结,要的就是这份即兴感与肯定性。一点也不模棱两可,也不需要涂改雕琢。”翻开张锐的速写集,简单的线条构成的世界分明是有生命的,让人联想起丰子恺笔下的趣味。草垛子边上是儿时的水井,仿佛能闻到井中湃着的瓜果,那独属夏天的森凉的甜意;竹林投下一片荫凉,藤椅上的人儿摇着蒲扇,聒噪的蝉声透过纸背,清晰地传到你我耳中……西村头,鸟归来;东边林,桑葚熟。潘家农村的童年时光里,跑出来的爱画画的孩子,他的人生也到了甜熟的时节。 “真正努力的人生,不再是埋首忙碌,而是有理有节有选择,该快时快,该慢时慢,该舍弃时就舍弃。”张锐也将对艺术的品味与要求带进文化惠民的日常工作之中。作为国家一级馆,武进文化馆实行全年免费开放。张锐十分重视文化馆发起、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涉及书法、篆刻、工美、插花、服装设计等种类繁多的课程,每年我们组织200多个公益培训班,惠及的市民4万多人次。” 每年,武进文化馆都组织丰富多彩的书画展览。“有些是在全省范围内有影响的精品展览,例如前年举办的半日闲五人书法小品展,历时两年在8个城市巡展,收获好评无数。”张锐介绍道,馆内还连续三年举办少儿书画跨年展,在少儿艺术培训、展示、交流方面也作出了不少实绩。就连张锐的画室,也是公益开放的。有一位江西籍的油画家陈金柳,一直在这里创作。“我也鼓励文化馆的老师们都钻研业务、勤加创作,无论是书法美术还是音乐舞蹈,助力社会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松风吹过灵谷,春风绿了江南。风吹过最高的山,也吹过最远的海。吹过他的发梢,也吹过你的窗帘。昔日在狂风里舞蹈的人,今天在和风细雨中执笔立定。在画家的笔下,看山河阔大,看乡村静美,也看到城市的心脏跳动,爱生活的人们在春风里绽开微笑。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