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收藏名家 >

醉墨青山下 风物小桃源-记武进书协理事陈燕青

时间:2019-07-10 09:25来源:武进文联 作者:谢书韵
陈燕青,1979年生于武进雪堰。武进区潘家小学书法教师。现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武进区书法家协会理事。作品曾获江苏省第二届中小学教师书法大赛一等奖等

    陈燕青,1979年生于武进雪堰。武进区潘家小学书法教师。现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武进区书法家协会理事。作品曾获江苏省第二届中小学教师书法大赛一等奖、武进区书法教师展一等奖,入展第八届江苏省书法篆刻新人展、常州市书法教师精品展等。多次获省、市、区优秀书法指导教师称号。

    梅子时节的雪堰,山脚下,乐山农庄,梅雨至此,更添具象。雨落回廊,洗得木檐愈发光亮;雨打合欢,水畔花木更显娇艳。细雨中,陈燕青的笔墨更加湿润多情。又是一年夏天,送走一批毕业的学生,迎来新的稚嫩墨迹。时光似也放慢了脚步,只待写字人临窗把新的故事书写。

    润笔:太湖群山间

    1979年,陈燕青出生在太湖畔一个小村庄——共建村,现在是江苏省美丽新农村了,白墙黛瓦、风景如画自不必说,早年间也是依山傍水、渔火点点。

    生在这样灵气十足的土壤,陈燕青在村小——洋泽小学读书那会,就向往弄墨调朱。六年级时他跟着语文老师陈国梁学了一段时间书法。“村小老师只让我照着字帖自己练,并不能教什么笔法。”陈燕青说自己也算不得入了门,但对于书法的浓厚兴趣,深埋少年心中。

    时光来到1995年,陈燕青考入武进师范学校。在校三年间,他也始终笔墨不辍;毕业后分配到安家小学任语文老师,住校依旧耕砚不歇。后又辗转至礼嘉小学任职,陈燕青结识了学校外聘的书法老师辛济仁。辛老师是无锡人,长期从事书法教育,其早年坎坷,茅屋油灯亦不忘习字。“跟着辛老师,我学到了很多,至此,在书法一道上才算真正入了门。”

    2005年,陈燕青到了潘家小学,教语文的同时也教书法。两年后他到南京学习时拜师金陵书法家陆亚鸿,同年到西安研学碑林,旅途中得遇同是常州人的南京艺术学院书法专业研究生芮新丰,他还是常州卢海洲名教师工作室第一期学员。

    “我与这几位书法家结成亦师亦友的关系,自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陈燕青说,此时的自己在导师们的带领下,开始研究各种书体的笔法系统。   “钻研理论加上大量练习,让我进步很快。”

    挥毫:桃李几经春

    花落花开,时光倏忽。2018年,陈燕青成为潘家小学第一位专职书法老师。“彼时,我在潘家小学兼职教学生书法已有13年,孩子们都愿意上我的书法课,学校里也渐渐培育出了学习书法与传统文化的氛围,飘散开几缕墨香。”在校领导的支持下,陈燕青转为专职书法教师,书法教育也成了学校教育的特色内容。

    陈燕青把他的校园书法教育分成两大类。一是书法大课。从二年级到四年级,共15个班级,每个班每周有一节书法大课。“熟悉纸笔,体验用墨,大课更多意在普及书法文化、陶冶身心。”陈燕青说。二是书法社团。社团成员现有50多人,分为新手班与进阶班。“对书法感兴趣的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可以报名参加社团了。”一周上四节课,大多利用放学后的课余时间。初学楷书,陈燕青为学生选了秀雅端正的欧体,到了三四年级学行书,又临怀仁。他也带领学生参赛考级,成绩不俗;学生们的优秀习作就挂在教学楼一楼的书法长廊中,也是一种校园文化的积淀。

    走进陈老师的书法教室,感受他自由、专业的教学理念。“我的书法课实行走班制,也就是说教室是固定的,学生们来来去去,感受书法魅力。”宽敞明亮的一间教室里,四壁挂着毛笔,每个桌上摆着一方小砚、一卷字帖。学生们进得教室,自去取笔、倒墨,等待老师发纸、讲课、习字后,再自去洗笔。如此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也使书法学习的仪式感增强。

    十三年躬耕教坛,陈燕青逐步意识到书法理论教育的重要性。他花了很多时间研究理论,整理教案、编写教材。“欲学书法,先学笔画。”在陈燕青的书法班里,笔法是必修课。他将各种笔画的笔法分解成一套动作,从起笔到行笔到收笔,归纳要领口诀,孩子们一旦熟练掌握、动作到位后,效果十分明显,如此打下的基础也更为扎实。“要适合小学生学习,操作性一定要强,越简单易懂越好。”每节课上毕,陈燕青都会认真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理论与方法。

    在社团课程中,陈燕青还经常邀请家长来一同听课。“孩子想要进步,家庭氛围也很重要。回家之后也要花时间习字。如何用力,如何运笔,还需在持之以恒的练习中不断巩固。”

    耕砚:小园独徘徊

    武进之东南有太湖,湖畔有山,山下农庄棋布。陈燕青一手打造的乐山农庄在此已有十年。五亩地的小园子,以木结构为主,沿着水面曲曲折折一长廊,映衬着繁盛的花树草木,颇有几分趣味。

    陈燕青的工作室在农庄一角,窗外是个小院,景致也堪入画。有一棵杨梅树,“今年结了许多梅子,吃不完还泡了酒”,石榴树亦挂果喜人,园中多植桂树,秋天的时候想必香气袭人。雨中还有荷花、玉兰与月季,伴着小窗里的写字人,墨香中更添花香流转。

    经营农家乐,陈燕青和妻子闲时会一道下厨。“烧一些农家菜,太湖边上吃湖鲜也很便利。”而乐山农庄的萝卜丝团子在本地很有几分名气,在此招待近处或远来的客人,是陈燕青的一大生活乐趣。几年前,乐山农庄成为武进书法家协会的创作基地,此处文化气息之浓厚,也与其他农庄有别。包厢内都挂着书画自不必说,还有一处厅堂,专门展示本地书画家佳作。每年桃花开时,书法家们都会聚在这里,赏花题诗;过年的时候亦来写春联。“中国人大多需要一处田园,这是深植在文化土壤里的精神需求。”在农庄里,陈燕青读史、读诗,更多的还是写字。近一年来,他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文/谢书韵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