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字省石,号德勇,1969年6月生,江苏武进人,武进美术家协会理事,恽南田书画协会副会长。其纸版画《百鸟归林》入选1990年在苏州举办的全国版画展,山水画《溪山云岭图》参加十一省市政协第十六届书画联展。 老街初起步,学画正当时 夏天的傍晚,让历经400多年沧桑的湖塘老街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下,街头叫卖的商贩,巷尾独坐屋檐下摇着蒲扇的老人,让老街的一巷一弄、一砖一瓦更具韵味。今年51岁的王勇,就出生在弄堂尽头的老屋里。 对于王勇而言,湖塘老街不仅承载着童年时的美好记忆,更是自己书画生涯的起点。彼时,繁华的湖塘老街里大咖云集,留青竹刻大师徐秉言在弄堂里开班授课,时年6岁的王勇无意间看到学徒们的画作,也许是出于孩子的天性,回家后,便也学着在自家的白墙上涂涂画画。 “换作别家的大人,看到孩子在白墙上乱涂乱画,早就挨批评了,但当时我父亲见到后,却赞赏画得不错。”回忆起当年的情形,王勇依旧对当时父亲的态度表示深深的感激。 父亲的支持和赞赏,是每一个孩子幼时的骄傲,对王勇而言,也是如此。于是,得到父亲更多的赞赏,成了王勇最初画画的动力,久而久之,便成为了一种爱好。“当时,我父亲在厂里上班,每个月的工资是30多块钱。每次发了工资,他都会带我去新华书店买‘小人书’。回来后,我就自己照图描绘。” 进入初中后,王勇对画画的热情更浓了。1983年,他报名参加了上海美协与新民晚报联合举办的第一期山水画函授班。 “当时,我们需要把自己的画作邮寄到上海,给老师批改,记得我第一次交上去的作业,还是用当时的草纸画的。”王勇说,也就是从那时起,自己知道了原来国画是在宣纸上画的;也是从那时起,自己对国画有了初步的认识。 心属书画,问心归源 “我从小喜欢写写画画,而且到今天亦然坚守。我的很多同学早已改行从政、从商等,他们也常问我:怎么坚持得这么好?”王勇说,自己直到今天亦然坚守书画道路,其中只有一个字:“心”。 “古人曰‘书为心画’,我总觉得我的‘心’属于书画,每次提笔,‘心’就有话要说,全身都感到舒坦。” 1987年,王勇从武进职业高中机械班毕业,进入武进电机厂成为了一名工人,但对于书画的喜爱,并没有因为繁重的工作而停止。在电机厂的那些日子,王勇保持着白天上班、晚上画画的好习惯。在当时的人看来,在国有企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可谓是非常有前途的。但是在王勇看来,朝九晚五的工作并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于是在电机厂仅待了1年后,王勇便主动递交了辞职报告。 198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勇被东风针织厂的领导相中,聘请到生产科设计工作室负责印花设计工作。凭借书画上的功底和出色的工作表现,当年年底,王勇被推荐到苏州丝绸工学院美术系深造学习。进入大学的王勇,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书画,他在学习之余选修了工笔花卉、山水写意画等多门课程,潜心书画,每天保持作画10多个小时。 在大学学习的那段日子,让王勇受益匪浅,尤其是他选修的工艺花卉课程,打破了他自己局限于中国画只注重山水写意的固有概念,苏州丝绸工学院美术系的学习经历,深深影响了王勇后来的书画创作。 王勇并不是个习惯“安稳”的人。学成归来的王勇,已经不再满足于在针织厂的工作,为了能在书画上有更高的造诣,他决定独身去北京闯荡一番。“北漂”的日子,对于王勇来说是一段艰苦的岁月,要面临生计的问题,而书画作为王勇的精神支柱,也始终激励着他向着更高的水平迈进。 在北京工作之余,王勇经常会跑到各个大学去结识一些书画朋友。恰巧那时候,中央美院开设了山水画研究生班,于是,王勇每周都会去中央美院“偷师”。晚上回到宿舍后,他就自己创作,常常一画就是一整晚,然后早上接着工作。 王勇对于书画的痴迷,被当时的分管领导看在眼里,他找到王勇告诉他:“我看你就应该走艺术这条道路,你现在还年轻,还有机会去为自己喜欢的事情奋斗,不要等到以后再后悔。”领导的一番话,让王勇更坚定了决心。2018年,王勇从北京回到常州,开始真正走上书画这条道路。 “为了能拥抱我的水墨世界,我明白必须主动地放弃并牺牲一些东西。我现在静静地想起往事,当时自己固执地守着‘笔墨’,其中的酸、甜、苦、辣那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连自己也会悄悄地‘感时花溅泪’。不过,我永远不会后悔。”王勇说。 师古人、法自然,中得心源 王勇的山水画,气韵生动,浑然天成。不仅有唐诗如酒的醉美,更有巧夺峰峦的自然之美,无论是墨之深浅、浓淡虚实,都在彰显着明杰隽郎、温敦淡荡的深厚笔功。 中国山水画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和成熟,形成的美学思想、绘画理论、笔墨语言,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师古人、法自然,中得心源”是画家创作原则的贴切概括。 然而,师古人之心并不是拘泥于古人之法,学习前人的方法是提高山水画水平的重要手段,但它不是艺术追求的最终目的。一名优秀的书画家,必须用自己的眼光观察和审视自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就必须师法自然。 王勇也正是这样做的,在画《山里人家》时,他前后反复外出写生创作10多次,后来该画代表常州山水画参加了全国巡展。 “中国山水画的生动之处,就来源于大自然。”这是王勇教导学生时常说的一句话。扎实的书画功底和良好的教育氛围,让王勇的学生受益匪浅。在王勇的学生中,有8位进入市、区美协。2012年,年仅14岁的学生林翰创作的《四海一家》获得了2012“紫荆杯”两岸四地青少年书画大赛金奖,作品被香港图书馆永久收藏。 如今,有很多想学习书画的学生慕名而来。与其他商业培训机构不同,只要有机会,王勇都坚持带学生外出写生,通过细微观察加深感受,观景,选景,造景,精心构筑,用画笔与山水对话,将万水千山揽入怀抱,装入胸中。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