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收藏名家 >

回忆画了大半辈子的父亲陆志兴

时间:2021-04-11 14:35来源:未知 作者:陆 原
一晃父亲陆志兴离开我们已经大半年了。春节期间,空闲之余,慢慢回忆几十年的岁月长河,勾想起父亲仍然清晰的或者已经模糊的音容笑貌和那些精美画作。

     一晃父亲陆志兴离开我们已经大半年了。

     春节期间,空闲之余,慢慢回忆几十年的岁月长河,勾想起父亲仍然清晰的或者已经模糊的音容笑貌和那些精美画作。

     家父出生在1941年底的战火岁月,在丁堰马家河头自家门房中排名老二。我对其年少时知之甚少,据说从小天赋异禀、无师自通,且相貌英俊、潇洒倜傥,在青岛参军那八年,琴棋书画、笛子二胡、吹拉弹唱都有一手。父亲复员后担任大队书记长达八年,后在丁堰信用社主任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七年。2001年底退休后,空闲时间两大爱好:一是种花养草,二是深入研习字画。

     早在年轻时期,父亲画作就小有名气,我幼时曾到老丁堰信用社看到其画的巨幅《黄山日出》挂在墙上,感到震撼——我有一个如此能画的父亲。家父平生画作主要以小写意和工笔结合为主,特别喜好山水、牡丹和梅花,兼顾人物、荷菊竹兰、禽鸟及水果等各类小品,门类品种相当广泛。虽不能与一些大师比肩,但与不少准专业画师相比也毫不逊色。家父过世后,祠堂陆林深理事长前来收集画作,在评语中也认为其水平已超出业余范围。

     近几个月我和母亲将家父生前画作全部搜寻找出,惊诧作画如此之多,除了平时挂在自家和两个儿子家墙头的字画,还有很大一部分卷在家中柜里。还有一部分是为亲友乔迁作画,大都为动辄一画旬月的山水、红梅等大中幅镜框作品,也有一些书法。而今对其遗作一一再品,由于心境迥异,又感受到别样的境界。

     以家父最擅长的山水画为例,远处若隐若现的云蒸雾绕,近处崇山峻岭的俊秀褶皱,伴着或飞流直下或斗折蛇行的瀑布分流,水漫山石,似湍然有声;山间河边各类树木错落有致、摇曳点缀,杨柳岸边“竹喧归浣女”顾盼流连,几处茅屋和路人不经意藏匿或慢行在树间,深浅绿意中夹杂着嫩黄、浅蓝和赭红,都是其画作的典型特征,在淡雅细腻的笔墨中仿佛感受到惠风扑面而来。父亲的梅花和牡丹也是造诣颇高,有时会画一些雪梅,纵横交错,虬曲苍劲,飞雪扑花,别有意境;家中近年种有牡丹,每当四月盛开时,父亲就会在小板凳上专心素描写生,他勾勒的不少牡丹形态各异,婀娜多姿,国色天香。印象较深刻的还有“春夏秋冬”四条屏,以春牡、夏荷、秋菊和冬梅为题材,蝴蝶戏飞花间,麻雀比翼齐飞,喜鹊含情对鸣,无不清新灵动,栩栩如生。我尤其喜欢其中的《荷塘野趣》,在菡萏花香间,一只敏捷的翠鸟正欲射入水中,趣味横生。还有一幅《雪霁雁归》属于难得的另类佳品,对几只大雁的形态把握和环境特征拿捏相当到位。其后来为祠堂所画陆元光、陆小曼等,也是颇具水准,形神兼备。

     家父画画不求出名,一如其低调内敛的为人,只求表现出深爱眷恋着的这一方热土。父亲后期的画作,仿佛汲取了剑井寺先人的灵气,将陆氏祠堂的底蕴、红梅阁的灵秀、天宁宝塔的宏伟、恐龙园标志性建筑和紫荆公园摩天轮的现代气息,一并和运河两岸的小桥流水、枕河人家,丁塘河一带的秋冬公园景色,极为巧妙地揉和在一起。他画的挂在祠堂的山水、红梅和牡丹,始祖陆元光画像和陆小曼画像深刻地表达出他对陆氏宗族的热爱和眷念。去年冬至到祠堂为家父安放牌位那天,我才第一次去观摩,发觉是所有画作中最为用心的。

     人总是要慢慢老去的,子欲孝而亲不待。父亲甚至还没来得及实现重回青岛海军故地的愿望,再也不会手握画笔渲染江山激扬文字,再也不会早晚照顾他心爱的花草,再也不会在车子后视镜中露出风中凌乱的白发。

      永别了,我的父亲!文/陆 原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