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收藏文化 > 收藏拾锦 >

钱振锽的“一寸光阴”

时间:2011-06-10 10:1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盛世修典,太平集藏。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华大地刮起了收藏风。收藏在全国呈燎原之势,一时神州大地“人人收藏、处处有宝”。

  盛世修典,太平集藏。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华大地刮起了收藏风。尤其随着《鉴宝》、《寻宝》、《国宝档案》、《民间国宝大比拼》等栏目的播出,收藏在全国呈燎原之势,一时神州大地“人人收藏、处处有宝”。但我以为,收藏的应是历史、文化、知识、修养、实力。收藏要靠眼力、胆识和内涵去“望闻问切”,如此,才能看得准看得清看得透;才能收而有乐、藏而无憾。由于没有足够的实力与眼力,我对收藏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白相”状态,偶尔手痒痒掏点小钱收点小东西、怪东西,纯属赏玩,始终没有做大件、做精品,但家里的一件臂搁一直让我钟爱有加。
  大概在七八年前去北京,朋友知道我对收藏有兴趣。在办事间隙非要带我去潘家园。据说这里是中国最大的文物交易市场,甚至有人把“登长城、吃烤鸭、逛潘家园”作为北京之行必不可少的三件事。其实这里也和其他文物市场一样,充斥着赝品,良莠难分,但爱好收藏的人还是喜欢到这里的地摊来淘宝,希望能捡到“漏”。我没有这种奢望,只想去感受一下那种文化虔诚与市侩之气混杂的氛围。练了一上午的眼,看到的多是鱼目混珠,对我来说是大的买不起、小的看不上。即将离开时我总想带点什么东西走,因为自己对留青竹刻有所了解,所以就选中了一件显得有些古旧的毛竹笔筒。就在我准备付钱时,却发现旁边两块竹片,实际是古人为防止衣袖染墨迹用来搁放手臂的臂搁。上面有留青的两句警联:“石砚不容留宿墨,黄鱼不待楝花风。”警联用墨饱满、挥洒练达、运笔精到、笔锋圆润,一看就是出自大家之手。再仔细一看,左侧还有两个比警联更显轻松活泼的小字。当我看清是“振锽”的题款时,顿时有一种莫名的兴奋,伴随一连串的疑问:难道此物真的与我有缘?常州人的东西怎么会出现在这里?真有人会去仿制一个常州人的作品或物件?又怎么会预想某年某月会有一个常州人要光顾这个市场?
  我静下心来,仔细观察这两块臂搁,虽然外型不太精致,但很是实用。特别是留青厚实、刻工老道、色泽红润、包浆纯真,更主要的是,这是一件与常州有关的东西,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件臂搁。
  回到家上网检索,也没有发现任何资料讲到这件东西。黄鱼、楝树都是江南地域特有的物种,作为常州人的钱振锽用黄鱼、楝树在自然界中的现象劝诫自己勤奋努力、惜时如金,应该符合钱振煌的身份和风格。钱振锽想必也是在这对臂搁的激励下炼成了一代大儒。
  我对家里的一些小藏品从来都不当回事,也不计较其真伪,惟有这件臂搁,我坚信是一件真品。我尤其喜欢臂搁上的两句话,经常拿出来擦拭诵读。我也在告诫自己,人生苦短,光阴如金,多读一本书,就是多收藏了“一寸光阴”。
  我收藏的不是臂搁,而是“一寸光阴”啊。
  链接
  钱振锽(1875-1944年),字梦鲸,号名山、庸人,江苏武进人。通医术,工书画,尤工诗文。其长婿谢玉岑、学生谢稚柳以及张大千、徐悲鸿都极钦服其字。(文/周晓东)

(责任编辑:人文常州)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