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收藏文化 > 收藏拾锦 >

国宝级名画《东坡舣舟亭图》“返乡”小记

时间:2025-05-31 14:16来源:《集藏天地》第18辑 作者:程中伟
1995年,包立本将此事汇报给东坡公园主任黄雁铭,后又找到园林局局长赵旺兔,都未能解决经费问题。包立本又联系到当时的市委书记虞振新,均未能成交。


1995年,包立本(右)向时任常州市委书记虞振新(右二)等汇报《东坡舣舟亭图》情况


     国宝级名画《东坡舣舟亭图》相关的名家文章、各媒体报道多得数不胜数。
     2025年春,应常州市政协委员、常州市名人研究会主席包立本先生相约,于4月17日在他的办公室会面。他饶有兴致地讲述了该画的情况,还拿出了一些相关的图书,并发给笔者一些多年前电视台采访他的报道。由此笔者了解了《东坡舣舟亭图》前世今生与返乡前后的简单情况和过程,特小记于此,不足之处还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返乡”前记
 
     《东坡舣舟亭图》画的是哪里的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常州终老,为纪念这位大文豪,后人在他来常州停船登岸的地方建成“舣舟亭”。“舣舟亭”现位于常州东坡公园,在常州人的集体记忆里早已超越地理概念,俨然成了苏东坡人生最后停泊港湾的象征。这里三面环水,临京杭大运河而筑,空气清新、玲珑剔透、郁郁葱葱,厅堂、土山凉亭、乾隆碑廊、盆景园、洗砚池、舣舟亭等浑然一体。《东坡舣舟亭图》画的便是这里的景色,画作上每一处飞檐翘角都诉说着常州人对这位文豪的深情,每一笔京杭大运河的波光都倒映着常州人心中永不褪色的文化符号。
     《东坡舣舟亭图》谁画的?是由常州籍状元钱维城所绘。钱维城常州人,自幼聪敏、有悟性,每日熟读经典千余言。10岁能诗,26岁高中状元。
     《东坡舣舟亭图》什么时候画的?康熙、乾隆皇帝追寻东坡遗迹至常州,将“舣舟亭”这个地方改为万寿行宫。乾隆皇帝在乾隆22年(1757年)二下江南的时候,曾驻跸此地,在龙亭召见地方官员及乡绅,当时常州籍的状元钱维城跪在龙亭,应制恭绘了一幅东坡舣舟亭全图,乾隆皇帝看到这个图卷龙心大悦,当场在上面题诗。钱维城当时或许未曾想到,这幅应制之作会成为连接故土、 追寻东坡的精神纽带。当乾隆御笔题诗时,画作便注定要承载双重身份:一是远离家乡成为皇家珍藏,二是常州游子寄往故乡的另一种“家书”。

 
“返乡”中记
 
     《东坡舣舟亭图》这幅画一直深藏在皇宫内府,成为历代清帝的至爱。传说晚清时期一个太监,放进袖管夹带出宫到琉璃厂,后在民间流传。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春,常州纺织公司老板、书法家兼收藏家王春渠发现《东坡舣舟亭图》是自己同乡状元钱维城所作,描绘的正是苏轼晚年10余次泊舟常州的纪念地、常州名胜——舣舟亭,且有乾隆题印,极具收藏价值,他便立即花几百银元买下,收藏起来,如获至宝从不示于外人。
     王春渠的收藏眼光源自他深厚的家学传统。他家世居江苏常州白云溪畔微波阁,其父王理中为盐务官员,通文墨且热心公益,曾资助地方教育机构如新群书社、理化研究会等。王春渠受父亲熏陶,自幼酷爱诗文。早年师从“江南名士”钱名山,为寄园弟子中的佼佼者,并与谢玉岑、谢稚柳兄弟交好,后与钱名山侄女珍卿成婚。
     时间到了1995年,王春渠后人为了在上海购房,回常州找到武进区宣传部原部长钱世康,托他代售这幅与常州有关的《东坡舣舟亭图》,要价200万。钱世康老部长找到当时的东坡书院院长包立本,包立本将此事汇报给东坡公园主任黄雁铭,后又找到园林局局长赵旺兔,都未能解决经费问题。包立本无奈,又联系到当时的市委书记虞振新,仍因天价未能成交。
     “200万当时能在上海买二十套房子。”包立本回忆当时情景时说,“各级部门的会议室里都回荡着同样的叹息,连时任市委书记虞振新深夜查看财政报表后,都在日记本上画下一个巨大的问号。随后大家眼睁睁地看着,被台湾藏家185万元买去……”
     《东坡舣舟亭图》虽然与常州擦肩而过,却承载了常州人深沉的情感,寄托着常州人和苏东坡难以割舍的情怀,无数常州人时刻翘首以盼,渴望名画有朝一日能够回归故里。
     包立本从那时起就时常在常州收藏圈提起《东坡舣舟亭图》不能回常州的遗憾,该画在常州收藏圈便渐渐地传播开来。
     包立本的好友、常州收藏家陆仁兴对此也开始关注起来。2000年3月,他翻阅《收藏家》杂志时,看到了由孙鸿月撰写的《乾隆不却故人情——读钱维城<苏轼舣舟亭图卷>》一文,由此他对《东坡舣舟亭图》更加感兴趣了。同年夏秋,他获得北京翰海拍卖公司将在12月启动《东坡舣舟亭图》拍卖会。于是他把拍卖信息转告同行,瞬间引起常州收藏圈的关切。结果拍卖会上,《东坡舣舟亭图》以242万的高价被大连藏家买走,再次与常州失之交臂。
     “随着《东坡舣舟亭图》价格越来越高,再想重回常州就难了,怎么办?”东坡书院院长包立本一直心存不甘。愁眉不展的他听闻东坡公园门口准备进行改造时便灵机一动,他向时任市园林局副局长邵志强等提议设计一条“坡仙遗范廊”,将《东坡舣舟亭图》凿刻在石碑上,以另一种方式留在常州。
     包立本十分欣喜,他的建议很快得到园林局的大力支持。他先找到园林局高级工程师孙五一先生设计“坡仙遗范廊”,又特意找到具有常州特色技法游丝线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荣长付进行线刻,并请当时的常州市委书记虞振新题了一个跋,然后把它装在亭子里面,刻在石碑上,让世人所观瞻。




包立本提议设计一条“坡仙遗范廊”,将《东坡舣舟亭图》凿刻在石碑上

 

     这项“坡仙遗范廊”工程,很好地展现了常州人的智慧与深情,当游丝线刻将《东坡舣舟亭图》画作永恒镌刻在故乡的土地上那一刻开始,常州城就完成了精神上的“接画归乡”。经过笔者查看,如今“坡仙遗范廊”正在修复,相信不久就会重现在大众面前。
     2019年,令常州所有人振奋的时刻终于到来了。中国嘉德香港拍卖行拍卖《东坡舣舟亭图》,3800万元起拍,九洲集团董事长刘灿放花巨资7475万元拍下。这幅国宝犹如一个游子,漂泊262年后终于回到了出生地常州,见证着这座城市千年不变的文化守望。

 
“返乡”后记
 
     《东坡舣舟亭图》引首:26×78 cm,画芯:26×74.7 cm,书法:26×17 cm,跋1:26×81 cm,跋2:26×18 cm,现藏于舜山小镇季子书院内。书院总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有银发老者指着画中亭台给孙辈讲述东坡煮茶的故事,也有络绎不绝的收藏家和游客前去观摩。当然啦,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延陵楼看到展出的那幅是一比一仿品,真迹则存放在恒温恒湿的内部。
     虽然拍卖会已经过去了很多年,当年九洲集团掌门人刘灿放花巨资买画的佳话大家还是时常谈起,并讲述《东坡舣舟亭图》返乡的故事。他听闻后总是说:“我不是在买画,是在为数百万常州人赎回记忆。”
     这幅画的漂泊返乡史,恰似常州文化的缩影:无论走得多远,都无法抹去这个的精神胎记,都要最终回到精神的原点。正如“舣舟亭”畔的运河之水,日夜流淌着的,永远是常州人对文化根脉的眷恋。(《集藏天地》第18辑专稿)  文/程中伟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