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奴一脸杀气,恶狠狠地说:“我家老爷是有名的财主,他要啥有啥,连知府大人都敬他三分,难道你敢冒犯我家老爷?” 乾隆说:“难道他就没有王法了吗?” 恶奴冷笑道:“我家老爷说的话就是王法。” 乾隆气得牙齿咬得“咯咯”响,使出名师传授的武艺,把恶奴教训了一顿.恶奴挨了打,悻悻逃去。 乾隆见店家吓得缩做一团,便笑道:“店家,你们别怕,这恶奴不除不安宁啊!” 店家老妇哆哆嗦嗦地直起身子道:“他们老爷是当地恶霸,得罪不起呀!” 乾隆道:”您老人家别怕,待我写张状子,告他一状。” 老妇人取来文房四宝,乾隆大笔一挥,一张草书状子已写好了,他又取出一颗印来,在纸上盖了一方印记。说起这枚印,嘿,连文武百官都不敢疏忽.原来,印上所刻名字便是乾隆出游的化名——高天赐。这印到圣上发火时才会动用,一动用嘛,不说也知道,一律杀头。据说,在民间传说得更玄乎。 乾隆让老人把状子送往知府那儿。老人送罢回来刚不久,便听门外敲锣打鼓,老人跑出来一看,原来是知府大人亲临,不禁吓出一身冷汗。心想,“莫不是为了状纸而来?唉,悔不该把状纸送去。”其实不然,知府亲临,主要是来参见皇上,二则才是惩办恶霸。 知府一见皇上坐在店堂内,便要行三拜九叩之礼。乾隆举手让免,说:“知府大人,你不敢惩办恶霸吗?你可别忘了,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种红薯这句话啊!” 知府一听呆了,慌道:“这……小的该死,小的该死,皇……不,客家,我马上去……”知府吓坏了,以为皇上要罢他的官呢。 知府谢皇上开恩,即去惩办恶霸。 老人家万分感激乾隆,他们还不知这位操京腔口音的商人就是当今天子呢!老人的女儿,那位戴牡丹花的姑娘拜了万福之后,便对乾隆说道:“官家既要凤梳,那就请下月来取吧,只是奴家手艺不精,请多原谅。”乾隆大喜。 光阴似箭,一个多月很快过去了。乾隆来店取货,那位姑娘取出她精心制作的凤梳,献给乾隆。乾隆接过梳子,细细玩赏多时,不肯释手。这风梳虽不及牡丹花梳那般精巧,但也是人间精品。乾隆龙颜大悦,又要了各类梳篦各五件,老人家忙着端来,姑娘忙着装箱,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乾隆把这些梳篦带回宫中,皇后、嫔妃见了都十分喜欢。于是,乾隆便指名常州的梳篦也为朝中贡品,年年进贡。常州的梳篦也由此而出了名。(文/屠阿梅 吴梅芸)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