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常州文史 >

横山名人墓葬多(上)

时间:2014-08-26 11:37来源:未知 作者:兰陵
横山桥历代名人墓葬颇多,至今为方志记载或留有墓址的还有不少,从东晋曹横到今人余纪忠,有一批名垂青史的名人长眠于此,为横山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横山桥地区山清水秀,明代沈晖《芳茂山庄记》有“去晋陵城东北三十五里,有山隆然而起,苍翠可挹者,曰芳茂山。上常有云气,勃勃出岩谷间,望气者以其地为大贵,当出王侯”的记载。此地历代名人墓葬颇多,至今为方志记载或留有墓址的还有不少,从东晋曹横到今人余纪忠,有一批名垂青史的名人长眠于此,为横山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曹横墓

  横山旧名芳茂山。据《武进县志》记载:东晋右将军曹横葬于此,故名横山。今南峰称横山,北峰称芳茂山。宋代县令潘洞在此得一巨墓砖,上有“咸康八年右将军散骑常侍”铭文,咸康是东晋第三代皇帝成帝司马衍年号,咸康八年即公元342年。

  史志上有记载,民间口头也有传说。曹横孝母、斩蛇、除妖的故事在横山桥地区广为流传。曹横究竟何许人也?据传,曹横系曹魏后裔。当年,司马炎从曹操后代曹奂手中夺得天下,继而三家归晋,一统天下,做了两晋开国皇帝。惧怕曹家族大势众,遂将曹家子孙分散迁居各地。其中,有一支来到晋陵,定居在芳茂山南麓、三山港畔,世称曹巷。曹氏定居曹巷后,越二代,出了个曹横。曹横自幼聪颖,过目成诵,诸子百家,无所不通。成年后,身体魁梧,腰圆膀粗,又喜习武,弓马娴熟,青年从军,成为一名文武双全的将军。西晋末年,烽火四起,战火连年。在平定赵王司马伦谋皇篡位,王弥、刘元海举兵叛乱,东海王司马越起兵谋反等战争中屡立军功,擢升至右将军。东晋成帝时敕封为散骑常侍,经常在皇帝身边参与朝政。咸康年间,燕王慕容遑起兵伐晋。传说曹横引兵迎战,亲冒矢石,奋勇杀敌,不幸血洒疆场。事后,清理战场,仅存尸身,不见头颅和双手。皇帝念其保国有功,嘉其忠诚神勇,赐以金头玉臂。亲人抚尸回到家乡,将带有金头玉臂的棺木埋葬在芳茂山南麓。风闻墓葬中有金头玉臂和其它宝物,墓遂被盗。

  晋康帝追念曹横战功卓著,为国壮烈捐躯,恩荫其子孙世袭为官。举家迁往京都建邺。现曹巷遂无曹氏。曹巷尚存东西马槽、八角古井遗迹,还传说有尚方宝剑遗留在八角井内。

  1997年,横山西南麓建造福寿庵时,发现有晋砖砌成的古墓甬道。墓道较深且长,但墓可能早已被盗过,仅发现铜境、碗盆之类。此地疑为曹横的墓地。

  上世纪90年代初,武进博物馆进行横山文物调查,发现奚巷村奚巷桥是花岗岩石平桥,系清代建筑,桥两端连接河岸的桥墩是解放后砌筑的,就在桥墩一面意外发现一整块青石画像石,浅浮雕,画面是出巡图(或出征图),最前面是一四角凉亭,其后是两位士兵持旗开道,最后是两位武将骑在马上。据此分析,这一画像石仅是一组画像石内容之一,时代应是东晋,出土于东晋画像石砖室大墓。再对照宋代发现“咸康八年右将军散骑常侍”墓砖等资料,曹横墓应是葬于横山南峰。宋天圣二年进士、授枢密剐使胡宿有诗曰:此地横青嶂,当年耸紫氛。将军精爽在,可解勒移文。此言不虚。

  李余庆墓

  李余庆(987-1031)是北宋天圣时期的常州知州,为政严猛,嫉恶如仇,豪绅猾吏有犯者率不得生。吏民震慑,畏之如神。据明正德年间《昔贤堂记》载:王洛既葬,其子文炳在王洛墓侧筑室而居,掘地得断碑,发现为宋常州知州李余庆墓铭,为宋代名相王安石撰。即在其旁建“昔贤堂”,以祭祀李余庆和晋右将军曹横。《武进阳湖合志》记载,李郡守余庆墓在阳湖安丰南乡横山,王安石铭其墓。

  宋人沈括《梦溪笔谈》中有“李余庆除奸”条文:国子博士李余庆知常州,强于政事,果于去恶,凶人恶吏,畏之如神,末年得疾甚困。有州医博士,多过恶,常惧为余庆所发,因其困,进利药以毒之。服之洞泄不已。势已危,余庆察其奸;使人扶舁坐厅事,召医博士,杖杀之。然后归卧,未及席而死。葬于横山,人至今畏之,过墓者皆下。有病虐者,取墓土着床席间,辄差。其敬惮之如此。

  包圭墓

  包圭(1226 -1275年),字元洁,号执如,晋陵(今武进)人。北宋包拯八世孙,抗元英雄。南宋末年,伯颜率20万元军南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初,常州失守。包圭等人应福建泉州司理姚訔召集,组织起2万多人的义军,一举光复常州。朝廷任命姚訔为常州知州。姚訔邀请包圭署武进知县。常州城坚守数月,因粮尽援绝于11月失守。包圭在化龙巷被执,不屈而死。包圭殉国后,其子将父亲的遗体葬于横山桥,并落籍居住于此。据《横山包氏族谱》记载,(横山)南麓二里许有古墓。具体地点见《始祖忠义元洁公墓图》,为横山桥镇南、前街西、吴家村西北、西堓桥仓板案北,有单门石牌坊,联文为“丹心照日月、祀典著千秋”。 1746年重修包圭墓,1765年重建包圭祠宇,就位于包圭墓东首。同书也有“在谢龟巢墓南里许有包圭墓”的记载。该书“族谱序略”有崇祯丁丑年其十三世孙撰写的《族谱述略》,上有“长子信夫乃负父弟尸葬于横市西,因家焉,封冢犹可考也”的记载,印证了横山桥前街附近就有包圭墓的记载,老一辈的横山桥人几乎都见过包圭墓的石牌坊,据《横山包氏族谱》透露出的信息,在宋末元初以来,包圭墓墓址一直没有变动,而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石牌坊与墓碑被湮没,牌坊石做了码头,墓碑做了街沿石。据当地人称墓体是在上世纪70年代时横山桥卫生院建设时平毁。

  2009年4月底的一天,横山桥前街退休教师沈中南在邻居家门口发现了一块形似墓碑的青石质大石头,拨开上面的灰尘,上面写着“署武进县事殉难元洁公讳圭包公之墓”几个字,原来,这就是“失踪”已久的包圭墓碑。墓碑高1.5米,宽0.45米,厚0.25米,为明嘉靖年间常州府为表彰包圭事迹而重立。是迄今常州仅存的抗元英雄墓碑,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上)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