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常州文史 >

三山八景

时间:2018-01-25 11:24来源:未知 作者:薛焕炳
三山,又名石堰山,位于常州东北40里新安乡(今属横山桥镇),南始陈墩山,经马鞍山、石堰山至郑陆境内,最高峰为陈墩山,海拔107.3米。三山又是石堰山与陈墩山、马鞍山合称。

  三山,又名石堰山,位于常州东北40里新安乡(今属横山桥镇),南始陈墩山,经马鞍山、石堰山至郑陆境内,最高峰为陈墩山,海拔107.3米。三山又是石堰山与陈墩山、马鞍山合称。

  三山风景秀丽,胜迹众多,民国时朱良祜曾题《三山八景诗》,以寄托乡情。

  今三山一分为二:陈墩、马鞍二山归属武进区横山桥镇,石堰山归属天宁区郑陆镇。

  

  

  董子潜修地,丁宽讲易闾。

  芸香浮石榻,文彩照璠玙。

  弃栋驾天禄,汗牛吞石渠。

  来无无俗客,谈笑有名儒。

  董村又称董村沟,位于横山之阴,旧属武进丰北乡,东靠韩地村,南至新安村,西北与郑陆镇东姚村、蔡岐村毗邻,现为横山桥镇董村行政村。

  董村行政村有董村、下村、观庄3个自然村,董村为行政村所在地。清《道光武进阳湖合志·舆地全图(丰北乡图)》载:董村沟左为关帝庙、迎龙庙,右为下村,前为大墩村,后为西河桥,说明董村在清中已经存在,历史甚至更远。

  董村旧有董村桥,为单孔石拱桥,始建年代不详,上世纪80年代,为修机耕大道,桥栏拆除,桥身改为涵洞,石件保存于董村小学。

  董村旧有书屋,为董氏子孙读书之地。相传,董村董氏系汉代思想家、教育家董仲舒后裔,此地故以耕读传家。

  

  

  地僻骚坛静,偏宜风月新。

  登临惟老将,题品属何人?

  笔阵排山岳,词锋动鬼神。

  平生为幽兴,来往不辞频。

  韩地即韩地村,位于横山桥镇东北部,原属武进县新安乡,今划归横山桥镇东南毗邻新安村,西与董村接壤,北与郑陆镇交界,现为行政村所在地。韩地村行政村下有吕家村、张家村等11个自然村,而历史上的韩地村却名存实亡,新编《郑陆镇志》未见“韩地”之名。

  据清《道光武进阳湖合志·舆地全图(丰北乡图)》载:韩地村位于三山西北里许,新安镇以北,东有义冢。

  相传,南宋宰相韩侂胄在韩地曾建丞相第,故名。丞相第规模恢宏,前墙门在俞家村,墙门在杨家村,范围几乎是今天韩地行政村。韩侂胄(1152-1207),字节夫,河南安阳人,北宋名臣韩琦之曾孙,父亲韩诚官至宝宁军承宣使,母亲为宋高宗吴皇后妹妹。

  

  

  驱犊散平坡,成群发浩歌。

  声音虽鄙野,意气觉平和。

  互答闻黄鸟,闲眠枕绿蓑。

  白云飞不去,扶日逗严阿。

  陈墩者,陈墩山也,位于常州城东北新安村东,为横山山脉其中一山,与马鞍山、石堰山合称三山,其中陈墩山最高,海拔107.3米。南宋常州太守杨万里诗云:“三山道是远连天,亭上看来只近檐。可惜当初低少许,三山幸有一峰尖。”诗人所谓“一峰尖”者即指陈墩山。

  陈墩山北有半山庵,庵前有泓泉曰“准提”。清《光绪武进阳湖合志·坛庙》载:“半山庵在三山中峰南半山,故名。两冈环抱,森修独绝,绕庵高松数十株,佛殿后古桂一株,皆百年物。下俯三山港、芙蓉圩,颇多胜概。明孙文介慎行、国朝吕相国宫少时读书其中,山门额为文介书。”古庵毁于太平天国兵燹,今遗址难辨,准提泉干涸。

  

  

  春水断溪头,收轮隐系舟。

  倾樽对残照,拍手发清讴。

  催起东山鸟,惊飞水上鸥。

  此身醒复醉,无梦到王侯。

  张荡,顾名思义,应为张氏村落附近之水荡,查阅清《道光武进阳湖合志·舆地全图(丰北乡图)》,却未见张荡之名。根据诗意描述,张荡为“水断溪头”的河浜,并不是一条大河大泽。因区位临近长江与蓉湖,附近又多丘陵,故会出现“催起东山鸟,惊飞水上鸥”的景象。

  据此分析,张荡可能为石堰镇西、邻近韩地的陆家沟、长菱沟或五亩沟、张家沟。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