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一本墓再起争议,专家与民间说法不一
时间:2012-01-14 11:04来源:人文常州网 作者:张军
武进太湖湾明墓1月12日开始进行考古发掘,专家与民间意见不一,再次引起争议。

武进太湖湾明墓1月12日开始进行考古发掘,专家与民间意见不一,再次引起争议。
“这是座砖石结构的夫妻合葬墓,明代墓葬形制十分明显。10多平方米的并排两个墓室,先撒石灰后层层浇浆,具有江南地区明代砖墓典型特征。”现场考古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经基本确认墓葬主体范围,但因该墓历史上多次被盗,可辨认的较大盗洞就有5处,仅发掘出残留骨殖、棺钉和铜钱冥币。
据市文广新局文物处副处长唐星良介绍,“墓葬形制适用于明代四品官以上官员,整个体量已经超过了荆川公园中的唐荆川墓。但此次挖掘尚未发现能够明确墓主人身份的文字资料。存在多种揣测,一说为钱一本墓,一说为隋末司徒陈果仁的后世子孙在明代为他重修的墓,还有一说就是不知名的明代贵族墓葬。我们将对墓葬及其周边进行全面清理,了解墓葬整体状况,并对出土文物和已损坏的石构残件等进行修复,并召开专家论证会讨论下一步如何保护。”
但当地人、南山村老书记殷健荣坚称,他小时候曾在该墓上见过标有“启新公”字样的石碑,且有《武进阳湖合志》、钱氏家谱及当地人口碑证实。
至于有人称该墓为隋末司徒陈果仁的后世子孙在明代为他重修的墓,常州市地方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民俗文化研究者余忠良认为不可靠,他表示,《光緖武进阳湖县志》中所载的地图已明确了钱墓与陈墓的相对位置。且中国古人有入土为安的观念,一般不动地下,只是对地上的纪念性建筑进行修整、扩建,另有一点,陈果仁为司徒,这是正一品,如一些专家所说,地下的墓室也要遵从正一品的规格,那就不是太湖湾明墓的“四品以上”的样子了。且根据葬制,一品与四品间差距相当大。至于是否为不知名明代贵族墓葬,余忠良表示,中国古代等级观念深重,地方上要有贵族大墓,在地方史志上会有记载,但如今在地方史志上能对应该墓的,只有钱一本墓。
有媒体曾报道:业内另一种说法是,这并非钱一本的墓葬,而是隋陈司徒墓。武进博物馆馆长林志方就曾对媒体表示,清朝光绪年间的《武进阳湖县志》上,明确标明了陈湾山(即现在的城湾山)坳,有一座隋司徒墓。这位司徒姓陈名杲仁,常州晋陵人,生于梁武帝太清三年,曾为监察御史、江西道巡察大使、迁大司徒,故后被封为武烈帝,因此该墓也称“烈帝坟”。而根据上世纪八十年代武进区文物普查中的一本手写资料记载,钱一本墓现属无锡马山一个叫梅岩的地方。
经查,《武进阳湖县志》中有详细且较为精确的地图,足以证实陈果仁墓与钱一本墓墓址的不同,在该志《新塘乡图》中,陈果仁墓在陈湾山一侧,而非梅岩岭一侧,另据无锡市有关史志资料证实,至今为止,无锡马山一带没有所谓钱一本墓的记载,虽然马山当地也有梅岩,但当地没有钱墓在此的说法,在阳湖县时期,新塘乡和迎春乡(今无锡市马山)有一水之隔。武进县文物普查手写资料是以讹传讹,不实事求是的结果。(文/张军)
(责任编辑:DY)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