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高峰先生文中提到,作家叶辛大师被昆明中级法院判罚9万元,既然判罚,拿出来就是了,法律无情。不过不拿也行,就像当今有些煤矿一样,虽有停产告示,但为此这般,牲口市上经纪人那样笼着手指头拨弄一番,便会雨过天晴,世上也兴这个。文章应该照做,不过读者有些担心:“再故技重演呢?”因为读者不是大师,不能博览群书,一一对照。为读者计,最好在文章的篇首和篇末加注一句“本文无抄袭”,以示纯正。并不失体面,“解铃还需系铃人”,古训是这样说的。至于书法家尉大师想来还不会这样作。大师说:“平时不看报,不了解殷雪梅是什么样英雄。”这是可爱的可信话,因为“钱门”已被砖头敲开,也就不必读书看报,不必去闻窗外的风声雨声,做大师的大抵都会这样。但是不了解殷雪梅是什么样英雄,却觉得有点“犹抱瑟琶半遮面”,公款追字的造访者能不介绍“殷雪梅”这个名字的来历吗?能不介绍这位人物的业绩吗?能够不了解内容拿起笔就写吗?不了解英雄业绩每字8000元降至6000元的优惠价缘由何起呢?紫藤架下休闲的老头子和老太婆们都说:“这叫猫盖屎。”当年在城隍庙中见过一幅对联:“宁为真理负罪;莫作假话开脱。”下面牛头马面执着五股钢杖等着办案,因为谎话的背后是为新孽作准备,怪怕人的。 英雄为学生献身了,书法大师因英雄而发英雄财,英雄的同事“怎么想也想不通”。是的,同事想不通,学生想不通,普通百姓也想不通,大师笔下的英雄名字不该玷污血腥的铜臭气。百姓们又会联想的,现在市面上有些商号和医院的名字,是大师题写的,人们联想之后,不禁驻足而问:“这题字的铜臭气是几何?”从形式到内容,其中的空间里有多少欺诈套欺诈?行笔到此,记起了《桃花扇》第三出有几句哀调:“净洗含羞面,混迹诗坛边,怎掩傍人眼,归家应自焚书砚。”至于拿着纳税人心不痛的钱去公款追字,两位作者是点了名的,想来相关的部门和领导会“十分重视”的,对于这“不齿的一页”,会向纳税人作个交待。虽然人民民主的含金是还很低,虽然群众监督的能量是还有限,但“反腐倡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员先进性教育”之后,总不会一曲山歌唱过,抛袖扬长而去,只剩下个“春风难度玉门关”吧! 文坛是一方净土,生生被作践了,青天在上,救救它吧,南无!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