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人文论坛 >

故居新用 总比束之高阁好

时间:2014-11-27 11:08来源:未知 作者:也有人说
名人故居是供人触摸历史的“活化石”。一座城市,名人故居再多,若被“深藏”就成了闲置资源,其价值难以体现。

      名人故居是供人触摸历史的“活化石”。一座城市,名人故居再多,若被“深藏”就成了闲置资源,其价值难以体现。曾几何时,常州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当初保护性修复完工时,热闹几天便束之高阁,归于长时间的沉寂。而如今,常州方志馆已经利用清漕运总督管干贞故居的开放,日前又有报道说,此街区目前正在进行紧张施工,计划明年年初面向市民开放13个展馆。

  据统计,就历史文化名人资源而言,常州占了“全国总量第四”的位置。好不容易保留下来一条“前后北岸”,修复后的硬件看起来也像个样子了,但却忽略了软件的开发。讲起来,常州的历史文化名人有100多,但除了苏东坡的大名,就在常州本土又能有多少人知晓管探花、吕状元呢?对于他们的思想、观念、著作、理念,自己的家乡人对此发掘、研究的成果恐怕也不会多,或许根本不够故居布展吧。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性修复这种“硬件”,是可以做到原汁原味,尽量原封不动的。但如何让没有生命的古建筑活起来的“软件”,就不容易做好了。

  笔者认为,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关系,名人故居只有最大限度向公众开放,与百姓的生活互动起来,让游客和市民能在这里触摸得到历史,感受得到文化,体会得到故事。那么,就算让名人故居委屈一下“挪作他用”,不也算是一种成功的尝试吗?总比束之高阁好啊!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