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伯子先生与常州市名人研究会主席包立本先生合影
今天是清明节前夕,窗外细雨绵绵,我的心情更是沉重,呵,我又在想父亲了! 去年4月20日父亲病逝后,我一直沉浸在悲恸之中半年有余,放弃了工作,投入到编辑出版《谢伯子研究》和协助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筹建名人馆的工作之中。我在去年5月,由中央文献出版发行《谢伯子研究》的书中添加了有关父亲追悼会的内容和部分悼念诗词组成的“永远的怀念”篇章。父亲的铜像、出版的书籍、画册以及书画作品(捐赠)均陈列于去年底如期开馆的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名人馆之中。 父亲走后已近周年,我恍惚觉得父亲一直没有离开我,尽管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我们子女为他举办了九十华诞酒会,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专题纪录片《谢伯子》,中央电视台、常州文联、常州博物馆联合主办了“心雄万夫 手写千秋—谢伯子先生九秩画展”和“谢伯子先生学术研讨会”,中央文献出版发行了《九秩初度-谢伯子先生谈艺录》和《谢伯子研究》,我总觉得还缺少点什么。去年8月,常州文广新局领导告诉我一个消息,为了弘扬常州历史文化名城,常州政府准备在新区筹建二馆一中心(常州图书馆、常州美术馆、常州科技中心),在常州图书馆内设立常州现代文化名人馆,父亲名列其中并征求我的意见。我听到此消息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父亲一生为艺术和教育作出的贡献,得到了社会和政府的肯定,这也正是我想为他做的事! 为了更好地筹建父亲的艺术馆,正如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建立名人馆一样,必须评价、宣传该馆名人的学术地位或艺术成就,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为此主编了《谢伯子研究》一书。常州政府拟建立常州现代文化名人馆,应该也主编一本反映父亲一生自强不息的文学传记,起到励志和教育的作用。在得到文广新局领导的同意后,我就开始物色人员撰写父亲的文学传记。经过一阶段对几位作家的了解、磋商、洽谈,虽然父亲一生传奇多、故事多、亮点多、阅历广、素材丰富,但父亲先天失聪,他人难以进入他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层面。经过我们反复考量,权衡利弊,最终决定由我来撰写反映父亲一生的文学传记。 《我的父亲谢伯子》由我撰写具有六大理由: 1.掌握父亲生前丰富的材料,具有得天独厚的写作条件。。 2.与父亲零距离接触五十余年,充分了解父亲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层面。 3.热爱文学艺术,尤其酷爱阅读各类传记文学。感情真挚、文笔朴实、流畅。 4.参与过中央电视台拍摄专题纪录片《谢伯子》,撰写了《谢伯子》解说词。 5.编辑出版了《永恒的记忆》、《九秩初度-谢伯子先生谈艺录》(修订版)、《谢伯子研究》、《谢伯子艺术与教育年表》,对父亲的一生有充分的理解。 6.实现了父亲的愿望(谢伯子艺术馆),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宣传父亲一生自强不息的精神)。 清明时节雨纷纷,催儿动笔撰父文。父亲生命最后九小时前在病床上还看到《谢伯子研究》第二稿清样本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父亲,您一定会看到我为你撰写的《我的父亲谢伯子》文学传记,因为,在我心里,您永远没有离开! 乙未清明前夕 四川眉山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