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州市委宣传部和常州市文联的创意和部署下,常州市美术家协会在今年10月推出了“画中的常州历史文化古迹作品展”。画家们历经大半年时间,冒着寒冷和酷暑,写生构思,把常州历史上著名的文化遗迹细细描绘,创作了90多幅作品,时间穿越2000多年,表达了对先贤的敬意,对城市的热爱。这是用画笔在记录城市的历史,是以画笔为城市立传。“千古苍茫青史梦,春风明月故人心”。艺术家以自己熟悉的工具为重塑城市的辉煌而与城市发展共襄盛举,本身就是值得记载的历史。 市美协今年还举办了花鸟、人物、山水等不同画种的展览,给市民提供了不同的视觉享受,也让美术爱好者有了更多、更专业的选择。文化的发展和建设需要人才,正是通过各种展览涌现了人才。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画坛新人的出现,有近年来从各地汇入的“新常州人”,有在事业有成后又重操画笔的“大龄新人”,有在各专业单位耕耘多年的年轻才俊,他们在各级展览中频频亮相,屡屡获奖,逐渐崭露头角,为转型之际的常州画坛担起了大梁,成为常州文化建设和美术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市美协首次举办了对外交流展——“常州·乌克兰油画展”。掌握艺术的国际语言,参与国际交流,走向世界,使城市的声名得到传播,是常州几代油画家的心愿。这个展览是将油画这一外来画种植入城市文化母体的尝试,体现了城市的软实力,获得了外国友人的赞赏。 越来越多的个人展览和引进的名家展,以不同的思考、不同的视角、不同的风格,提供了更多的欣赏和评论空间。画家们和画廊从业者的踊跃热情,如支流纷纷汇入主流,力量不容忽视。这是城市给予文化事业自主思考、自由表现的崭新平台,也是城市活力四射的表现。 市美协还组建了一支理论学术队伍,着重研究历史上“常州画派”的继承和发展。优秀遗产的梳理和重新认识,对城市新文化的建设是有力的借鉴和推动。 城市的主体是人,文化的主体也是人。 从参与“文化100”的惠民活动,到主旋律的美术创作,都是常州画家为把城市的优秀文化传统融入核心价值观作出的努力,是用实际行动对常州喜获“历史文化名城”称号的回应。塑造城市形象,留住城市记忆,打造为城市的文化、为城市人民的文化,展示了常州画家积极的正能量,使城市这个文化的平台和载体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