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刊登在中国常州网上的一则常州宾馆破产公告,引起各界关注。因为常州宾馆内有国家级文保单位、常州四大古典园林之首的近园。
在本人所著《常州文物古迹》(方志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记载:
近园位于常州市长生巷今常州宾馆内。
园主杨兆鲁,名青岩,清顺治九年(1652)进士,康熙初年任福建按察副使,著有《遂初堂文集》。康熙六年(1667),杨兆鲁辞官返乡后,于旧居注经堂后购地六七亩兴建园林。该地基原为明末崇祯年间湖广按察使恽厥初所建的西园,明亡后恽氏将崇祯皇子、永王朱慈炤藏匿此园,后永王在魏村一带被捕招供,恽厥初被株连入狱,不久放归后逝世,此即“西园之难”。至康熙初年,败落的恽厥初曾孙恽安宗将荒废的西园卖给杨兆鲁建园。园历5年而竣工,因这座园林只是“近乎似园”,故命名为“近园”。杨兆鲁邀请著名画家恽南田、王石谷、笪重光等在园中雅集。杨兆鲁撰写《近园记》,恽南田手书后刻石并赋诗十二章,王石谷绘《近园图》,笪重光题跋,一时传为盛事。题记残碑仍留园中。同治初年(1862),园为福建按察使刘翊宸所有。刘后因经营失败,于光绪十一年(1885)由盛宣怀的岳父黄蓉初经手以6万两白银卖给恽厥初后裔、时任汉黄德道的恽彦琦,改名“复园”(后又称“静园”)、“恽怀永堂”,以纪念先祖和明永王。民间俗称“恽家花园”。近园的宅第部分20世纪70年代曾寓居过中国现代新闻界四杰之一的恽逸群。
近园南北长80米,东西宽64米。“西野草堂”居中,堂前凿池叠山,假山在水池中间,黄石堆砌亭榭,书斋、轩馆、回廊,均依山而建,各处缀以不同景色。“见一亭”伫立假山之上,西植一片竹林。山前隔水安置一组建筑:左为“天香阁”,右为书斋“安乐窝”。临池有“得月轩”。园西回廊曲折起伏,与北面的“秋爽亭”相接,东侧岸前有“虚舟”伸出水面,使“虚舟”进入“容膝居”,从这里向右通过贴在水面上的一座小巧的石拱桥登上假山,盘行而上,有“三梧亭”,亭下为“垂纶洞”,石磴径路,洞壑宛转。洞口临水面,映入水中倒影,有水石之妙趣。园内广植各种树木,高柳疏榆、紫薇翠柏、玉兰秋桂,点缀山间阁后,景色悠然,享有“城市山林”之美誉。
近园为文人荟萃名园,除恽南田、王石谷、笪重光等人外,尚有方邵村、龚百药、董文骥等许多著名文人常来园中做客,留下不少唱和近园的诗文。园中原有一些匾额也都出于名家之手笔。现东廊内墙上嵌有书条石37方,石高32厘米,宽83厘米~90厘米不等,中有雪浪洪恩、何焯等撰书,杨兆鲁撰《近园记》前文佚缺,尚存结尾及笪重光的题跋。
该园占地不广,但布局精巧;山水不多,但曲尽画理;建筑不繁,但错落有致,其构图、叠石艺术具有一定的时代风格,极具明末清初江南古典园林的特色。
遗憾的是,自近园建成至今的三百多年来,从未对外开放过——解放前是私家园林,解放后是国家宾馆,改革开放后是改制私产,可谓养在深闺人未识,民众无缘进入一睹芳容。为此,建议:趁此次常州宾馆破产清算之际,将近园与常州宾馆分离出来,交文物部门,或者园林部门管理,整修开放,与附近的恽代英住地、吕思勉故居、恽逸群故居、大陆饭店旧址等文物古迹、历史遗存联成一片,成为弘扬常州名人文化,传承龙城人文历史的又一个基地。(建议人:包立本)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