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锋同志的《国学散论》近日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可喜可贺。作为我市老领导,薛锋同志退休后读书不倦,笔耕不止,2003年出版了《龙城常州》,索骥者众多,从此一发不可收,每隔两年出书一册,2004年出版《思实录》,2006年出版《读行论记》,2008年出版《史海趣录》。平时,他潜心学习研究国学和常州地方文化,并受命领衔研究常州齐梁文化,主编《常州市齐梁文化研究丛书》。这次他出版的《国学散论》 共有五章20余万字。 国学,顾名思义,就是国家之学,也是国人之学。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学习先人创造的灿烂文化热情高涨,掀起了一股“国学热”。但很多人对什么是国学并不清楚,国学的概念、内容和范围也不甚了了,如何学习国学更是摸不着门路。对此,薛锋同志将自己平时学习研究心得所写的文稿加以整理,以深入浅出的漫话形式,阐述了国学的基本知识,儒释道的产生与由来、内涵与发展,常州地方历史文化与历史人物等,言之谆谆,实事求是,又联系实际。可以说,这本著作是“国学热”和中华传统文化深入人心过程中应运而生的读物,对于学习国学知识,正确认识与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国学所散发出的人文精神,确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材,同时又是我们常州人了解常州历史文化和历史人物的普及读本。 国学作为“中国固有的学术”,是义理之学、考据之学,又是辞章之学,是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大成的学术体系,内容博大精深,但原著謷牙诘屈,难学难懂。薛锋同志是老牌的文科本科生,古文功底扎实,他在这本书里以朴素易懂的语言,从最基本的国学概念说起,对其定义、范围、内容、特点、分类、研究重点、核心内涵等加以阐述,对先秦至汉初的主要学派及内容作了分析,对儒释道三家的产生、发展、主要内容和相互融合的历史,特别是对儒学的演变历史及儒学的批判与传承作了阐释,娓娓道来,步步深入,然后指出先秦诸子百家是国学的源流和根脉,儒释道三家是国学的主流和支柱。接着,薛锋同志就如何学习国学这一人们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回答,介绍了几本学习国学的工具书,建议按哲学、历史、文学等学科专门选学,或选读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屈原的《楚辞》、萧统的《文选》和《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以及《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等“蒙学”。这些都对人们学习国学知识颇有启发和裨益。 《国学散论》的另一个特点是:讲国学联系常州的历史文化实际。该书的最后两章是他有关常州历史文化名人的讲稿和常州文史杂谈,叙述的其人其史大多与国学相关,有的是国学的先驱和大家,如季札、梁武帝、庄存与,有的是国学精神的践行者,如唐荆川、常州辛亥英烈和伟大的革命家瞿秋白,还有齐梁两朝和吴文化的历史,最后对常州的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作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