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了“春风化雨AB”撰写的博文《学伴是好制度》后,因为我原来对学伴知之甚少,觉得好奇,所以又浏览了网上关于山东大学的一些文章。 大家都认为,学伴制度没错,关键是山东大学的学伴项目申请表中,明目张胆地写了“结交外国异性友人”这个选项,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质疑,“这是大学,还是“非诚勿扰”? 问题在网上曝光后,校方作出的解释,概括起来大致是这个意思:“我们这个制度初衷是好的,而且这个制度很受欢迎,况且这个制度不止我们在做,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哈工大都在做,凭什么只指责我们?这很可能是别有用心的炒作,很可能是有人预谋已久。” 这种解释,实在是想不通一些人的脑回路。而且更奇葩的是,自己做错了事,竟然还搬出“是有人想故意操纵,预谋已久,别有用心”的说辞,看着要犯尴尬症了。 鉴于网上舆论的不断发酵,该大学的官方微博最后也撑不住了,不得不出来道歉。 道歉后,这事似乎并没有结束。也许是开始的傲慢态度惹怒了网友,使得不少网友继续在山东大学对留学生的优待问题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深扒”。 山东大学配发学生免费用电的额度: 本科生——每人可以免费用电6度; 硕士生——每人可以免费用电10度; 博士生——每人可以免费用电14度; 留学生——每人可以免费用电30度。 凭什么,一个留学生免费用电的额度,竟然是中国一个本科生+一个硕士生+一个博士生,3个学生的免费用电额度的总和?荒唐。 继续深扒还发现,一个留学生意外受伤住院,费用由校方全额支付,山大学还公开在官网上为这位学生招募25名“陪护志愿者”,这些志愿者的餐费、交通费等费用,全部由校方承担。不可理喻。 笔者建议,不能就此为止,必须继续深扒,上级领导和纪检部门应介入调查,弄清学伴背后的的真相。 笔者认为: 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都是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而不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你们自己都“育”不好自己,请问如何“育人”? 中国家长每年花几十万把孩子送去外国留学,可中国的大学又花几十万买外国学生到中国留学,你让学生怎么想、国民怎么想?是不是神经搭错了?世界上只有痴鬼才肯做蚀本生意。 笔者最后要求,凡是中国人,都把脊梁挺直了,要尊重别人,不要忘了学会尊重自己。(文/泉水涓涓)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