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人文论坛 >

寄园不应该在时间中消失

时间:2019-12-24 12:33来源:未知 作者:BONAFRED
刘国钧的大成二厂地块净地收储差不多10年,长满荒草野树,将要建设地铁六号线经过此处且设站点,寄园及其主人钱名山,刘国钧,名山镇……太多故事可以讲。

      根据相关资料介绍,随着60年代望杏楼的被拆毁,毁于抗日战争期间位于延陵中路270号某酒店(北侧为大成二厂原址)东侧的寄园彻底消失,寄园东侧是白家桥小学(吉祥庵),此段延陵中路还剩余几处挂牌的历史文保建筑,还出现过中华铁工厂,米厂。刘国钧的大成二厂地块净地收储差不多10年,长满荒草野树,将要建设地铁六号线经过此处且设站点,寄园及其主人钱名山,刘国钧,名山镇……太多故事可以讲。
       随着地铁的开建这一片平房旧居势必要拆迁,然后结合现有的大片净地,招拍挂,如何发掘历史,乡愁统战,促进本乡发展,要好好地对这一片做好规划,商住开发模式应该是要3.0版了,和本土文化,自然的结合和延续。
      白家桥南侧的华利达集团计划拆迁后建设菱溪公园,呈现寄园场景,这个应该是备选方案,首选还是应该在原址呈现,寄园原址目前是大片空地和新建的简易院墙,其北侧于80年代建设的競园被认定为文保单位暂且不论,但是后来新扩建的一些建筑为何会批给建设规划许可就不是太能理解。
      常州档案馆的东风印染厂资料,铁工厂(牵引电机厂),米厂(第一粮库),其他包括寄园等等相关资料档案,都可以找一找,能不能复建望杏楼,再做一个寄园(遗址)公园,也可加入东外直街的场景,有夏季沿着长街排开纳凉的竹躺椅,有节场的热闹…… 呈现昔日繁华!

      和寄园原址隔老运河相望,有大成三厂地块,包含了历史建筑和体现传统风格的商住开发,有白泰官有白氏宗祠,有名山老人菱溪旧居前的水波浪涛,当然还有大小白家桥下的码头货船……

      浙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收进了谢稚柳的《难忘寄园情》已经很多年,全国范围讲到苏州无锡可以不用加前缀“江苏省”,印象中与这两个城市相关的课文几十年影响着一代代人,常州这个城市仍然很多人不知道在哪里,误认为常熟的也不少,苏教版做何感想。有人讲不能建假文物,寄园60年代才彻底消失,我是没有看到成熟的被广泛接受的可以取代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所以就不要轻易地把老建筑的复建和文物随便扯到一起上纲上线,何况也不可能完全复制,负责任有见识的当代常州人应该会认真地把传统和现代融合,青果巷的改造也保留了历史的变迁,不要被所谓文物概念束缚。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