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人文论坛 >

少游后裔在常州—毗陵洛阳顺德堂秦氏家族简述

时间:2021-09-23 15:24来源:人文常州网 作者:秦大峰
历史上世居江南的秦姓,大都在宋代迁入常州,其中以北宋大文学家、婉约派词宗——秦观为始祖,主要聚居在常州、无锡、苏州、上海、高邮等地一带。
    历史上世居江南的秦姓,大都在宋代迁入常州,其中以北宋大文学家、婉约派词宗——秦观为始祖,主要聚居在常州、无锡、苏州、上海、高邮等地一带。目前世界秦观后裔有据可查的,绝大多数发源于今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秦村秦湛支派。
    北宋大文学家、婉约派词宗——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扬州高邮武宁乡左厢里人。元丰八年(1085)进士,曾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绍圣元年(1094),坐元祐党籍,出杭州通判,贬监处州酒税,又以谒告写佛书为罪,削秩郴州,继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元符三年(1100),放还途中,卒于藤州。有《淮海集》。建炎四年(1130),南宋朝廷追赠秦观为“直龙图阁学士”。
    秦观之子秦湛,千里扶柩,归葬父于高邮故里。秦湛,字处度,号济川,曾任常州通判、宣教郎,定居常州武进。承父风,能诗能词,善画山水,可惜所作诗词大多散佚,《全宋词》仅存其词一首《卜算子·春情》。秦观生前与苏东坡等多次游览无锡与常州,吟诗咏唱。为江南的景色所倾倒,认为在此可“俯仰佳览眺,悠哉身世忘。”愿意“讵得踵三隐,山阿相与邻。” 秦观去世后,其子湛又根据其父遗愿,将秦观的遗骨迁葬于常州无锡县惠山二茅峰东大池(今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经风霜,长眠惠山至今已900多年。
    秦湛致仕后择地居于晋陵新塘乡,即今武进区雪堰镇秦村。秦湛为毗陵秦氏家族迁常一世祖。此支秦氏子孙繁茂,源远流长,迁常至今已有900年,至今已衍为38世。今居于江苏的常州、无锡、苏州、上海、高邮等省市等地部分秦姓子孙皆归宗于常州秦湛支。多年来,旅居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东南亚、我国台湾省等地的海外秦氏后裔,也陆续不断到常州、无锡寻根问祖。据初步统计确认,全国现约有秦观后裔宗亲10万余人,其中,在常州有6000余人。900多年中,其后裔以常州、无锡为家族聚居而最为兴盛,可以说秦观后裔家族在江南一带是一支以孝友书史传家的典型的文化型名门望族。毗陵洛阳顺德堂秦氏家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支派。
 
一、毗陵洛阳秦氏宗谱之辑
    毗陵洛阳秦氏宗谱(顺德堂),始辑于明建文三年(1401),黄观序称:“秦氏自淮海公迁常后,始祖至于今已十二世而得仲珍,好诗礼,有文学。其族人在洛阳者駸乎其盛,而仲珍乃以世系之来者不远,而今者不知,去者无穷,而今者不立,将无绍于前而传于后,故谱其世系而示之后人。余因友人秦宜中来金陵请为序,将为百世之传信。余与宜中交善而又嘉仲珍之志远也,弗获辞。呜乎,仲珍之志信可尚矣。”
    二修于景泰四年(1453),三修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四修于崇祯十一年(1638),此次为旧渎、洛阳、安虞、堵墅、萧塘等支通族合修,五修于乾隆九年(1744),六修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七修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八修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九修于光绪七年(1881),十修于宣统二年(1910年),十一修于2002年。
    今北京图书馆存《毗陵洛阳秦氏族谱(顺德堂)》十二卷,为清光绪七年(1881)秦熙福等续修顺德堂活字本14册,即为九修本。宣统二年十修本共20卷,历经沧桑,散存家族人员手中。
    清宣统元年(1909),江南大儒、著名诗人、书法家、清代进士钱振锽(号名山)为《毗陵洛阳顺德堂秦氏宗谱》第十次续修亲自撰写并手书了《秦氏续修族谱序》。其在秦氏宗谱上的书法作品保留至今,现在已经是十分珍贵了。
     十一修时仅收得十五卷半,导致部分族人不能入谱,成为憾事。十一修谱自1999年8月始至2002年6月付印,历时三年,印谱300套,赠送洛阳镇人民政府、湖塘镇人民政府、常州炎黄子孙谱牒研究分会、毗陵苏氏续修宗谱理事会、武进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高邮图书馆、无锡图书馆。
    经过努力,《毗陵洛阳顺德堂秦氏宗谱(光绪版)》在2017年由秦大峰、秦伟刚从国家图书馆获取,《毗陵洛阳顺德堂秦氏宗谱(宣统版)》在2018年由秦建一从民间渠道获取,这二套清代旧谱现已统一用复制件保存收藏在位于洛阳镇中兴路6号的常州毗陵秦氏文化发展中心,为今后洛阳秦氏宗谱第十二次完整续修带来了福音。
 
二、洛阳顺德堂秦氏家族概况
    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武进港洛阳河畔两岸的洛东村和洛阳村,聚居着一批秦氏族人,称毗陵洛阳顺德堂秦氏家族。据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西街秦淮海祠内(今洛阳镇文化宫)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的重修秦观祠的石碑碑文和《毗陵洛阳顺德堂秦氏宗谱》记载,北宋政和年间,秦观的季子秦湛出任常州通判,定居毗陵县新塘乡(即今武进区雪堰镇),以姓名村曰:秦村。秦观的五世孙秦宗贤从新塘乡秦村迁居永安里,即为常州洛阳秦氏始迁祖。第五世孙秦宗贤,字思齐,2岁丧父,幼承母训。及长,两举秀才不第,遂归筑别业。在南宋孝宗乾道年间(1165—1173)自新塘乡秦村迁居安尚乡永安里桥滨(今武进区洛阳镇),杜门不出。至南宋光宗年间诏授忠亮大夫,宁宗朝奉敕同知常州机务事。宗贤之子禹夫(第六世),字子谟,南宋理宗朝任河南洛阳县尉,卒于任所。其子秦春(第七世)在宝庆三年(1227),远赴河南洛阳,扶父柩归葬常州故里,为痛父亡洛阳,遂将永安里更名为洛阳,以志不忘,武进洛阳之名由此而来。
    常州洛阳秦氏,以秦观(少游公)为始祖,以秦湛(处度公)为毗陵秦氏始迁祖,以五世孙秦宗贤(思齐公)为毗陵洛阳始迁祖,至今在洛阳绵延已近850年了。近850年来,常州洛阳秦氏已繁衍成洛阳的一支大族。族人中有书画家、诗词人、媒体要人、文化学者、学术研究团体领导等文化艺术界人士,自宋至今,长盛不衰。据1985年的《洛阳乡志》记载,截止1984年12月底,洛阳全乡31000多人中有199个姓氏,其中秦姓1665人,是洛阳第二大姓。而到2002年洛阳秦氏第十一次续修宗谱统计:洛阳顺德堂秦氏共有17分支,族人分布世界和全国各地,主要聚居地为现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其余较多人数的为常州武进横林杨歧、横林秦家头、礼嘉、湖塘、南夏墅庙桥、宜兴等地。洛阳支族人现为常州望族,现存在世的族人人数有近4000人。
    秦氏子弟自秦观始,一直注重文章、诗词的学习,即使在贫困中仍能坚持,出现了许多民间诗人和学者,或以授徒,或以教育子弟。秦氏家族是从耕读世家进而为书香门第的文化世族。科第是秦氏子弟进入仕途的重要途径,明清两代,他们要求子孙走读书应考入仕的道路。洛阳秦氏儒农为业,耕读世家,间亦有游庠及太学者,亦有游宦者。洛阳族人历史上记载有功名出仕者80多人,官职有同知衔等。二十三世孙秦懋绅,字紫铭,号笏亭,邑庠生,经效力甘肃军前,议叙县丞,授儒学教谕。雍正丙午(1726)科顺天乡试副榜,恩赐举人,保荐博学鸿词,拣选知县。二十四世孙秦山,乾隆丁卯(1747)副榜,考取武英殿行走,后考取镶黄旗馆学。乾隆二十四年(1759)三月初一引见,特授安徽建德县教谕,恭遇覃恩加一级。第二十三世孙秦应鍹,字茹征,号雅素,太学生,考授州同,以子时叙赠铜陵县教谕加一级,敕赠修职郎。应鍹子时叙,字端揆号勉斋,郡庠生,循例入监肄业,保举咸安宫教习,期满引见,授池州府铜陵县教谕,恭遇覃恩加一级,敕授修职郎。二十七世孙秦镗,字士源号志卿,佾生,考授州同衔江西候补知县。二十八世孙秦玉来随粮台潘岳生沪守军粮获捷,叙功赏五品衔。二十八世孙秦攸栋世袭云骑尉,钦加同知衔,诰授奉政大夫,晋封朝议大夫。二十八世孙秦彦臣,字清祯,一字顺昌,由云骑尉世职钦加运同衔并赏戴花翎。二十八世孙秦清彝,字性昌,号子初,以功叙翰林院待诏,授修职佐郎。二十八世孙秦汝霖,字宝善,号雅良,考名永清,附贡生,候选儒学正堂。其为官者大多在晚清。
    近现代以来其中不乏有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作出杰出贡献的各界人士和担任军政要职人员,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洛阳秦氏族人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取得了不凡的业绩。从续修族谱中看到,洛阳秦氏有参加革命斗争的老干部,有为国捐躯的烈士,有不少科技人员、大学生、硕士、博士等。据其族谱统计:谱中录入958户共3510人,其中男2004人,女1506人。大学以上学历355人,占10%,高中学历335人,约占10%,党政军科局级以上干部42人,科技人员(工程师以上)239人,其中高级职称50多人,国家突出贡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6人。
    据毗陵洛阳顺德堂秦氏宗谱记载,秦念臣(后改名秦彦臣),咸丰辛亥(1851)十月十二日辰时生,毗陵洛阳顺德堂秦少游后裔第28世孙,由云骑尉世职钦加监运司运同衔并赏戴花翎,时任阳湖县安尚乡乡董、《毗陵洛阳秦氏宗谱(顺德堂)》宣统版主修。1909年冬,江南大儒、清代进士、刑部主政钱振鍠为秦念臣撰写谱传《念臣先生寿序》,记述和评价其天怀放旷、好义重诺、广交友轻货财,在乡里几修桥梁、赈凶荒、施棺木、出巨资平抑灾年米价之壮举,捐款捐物,德高望重,乡人敬佩其为人处世。1910年夏,同知衔候选直隶州分州岁贡生戚骏发为其撰写谱传《赠秦君念臣序》,记述秦念臣其先世为名门旧族,家累千金,田连阡陌,其开贸易业兴隆,日新月盛,平生仗义疏财,光明磊落,雄才大略,不拘小节,慷慨为人,豁达大度,热心公益事业。民国8年(1919)武进县安尚乡第四国民学校创立(即今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的前身),秦念臣捐款捐物,出任该校创始校董。
    清宣统二年(1910),钱振鍠(号名山)还为北宋大词人秦少游后裔第28世孙、时年63岁的乡绅秦涌盛(字德金,生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撰写了《涌盛先生叙》(载于《毗陵洛阳秦氏宗谱顺德堂宣统版》卷五,第59—60页)。记叙了其出身贫寒,读不起书,但自幼聪慧,经商致富,勤奋踏实,待人厚道,为家族根基事业发展兢兢业业、奋发有为,艰苦创业之历程,孝友传家之品行,终于成为一名商界成功人士的创业典范,是我们秦氏后代学习的榜样。
    民国16年(1927)元月,秦宝元、秦彦臣(谱名秦念臣)、秦庆茂(名林祯,光绪三年即1877年6月生)、秦雪生、秦雪度、秦寿龙、秦玉桂、秦丕承、秦沛生、秦蓉裳、秦文琴、秦光熙、秦玉焕、秦听大等14名秦氏族人和其他人士共计20名乡绅共同发起了创建洛阳镇桥西建筑水龙宫特捐股份公益行动,由乡董秦彦臣任监造总经理,共同集资捐款建造了洛阳水龙宫,为促进洛阳乡民生命财产消防安全保驾护航。
 
    在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武进洛阳秦氏族人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英勇献身,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武进抗日烈士秦锡初同志、抗日战士秦祖坤、抗日义士秦仲金同志是其中的三位优秀代表人物。
    抗日烈士秦锡初(1925—1944),又名浩,洛东村南沿河人,武进革命烈士。1940年洛阳小学毕业后到上海读中学,1943年毕业后回家乡任洛阳埌里初小校长,1943年秋,武南县成立洛阳区抗日政府,首任区长汤澈常常带领武工队到埌里初小一带活动,在小学里召开群众大会,宣传抗日救国。秦锡初积极投入抗日救国运动,加入中共党员,参加地下游击队,他深入附近农村宣传日本鬼子杀人放火罪行,在青年学生中教唱抗日歌曲,激发大批青年抗日救国的热情。他在谈家头等村上组织基干队,担任洛阳、横林、礼嘉三区指导员,发展队员数十名,组织反抢粮斗争,灵活机动打击敌人,先后镇压了一些日伪军的密探、坐探,给敌人以震慑。1944年小麦黄熟时,因坏人告密,回家时被洛阳伪警察署抓捕,严刑审讯,他坚贞不屈,后趁机逃跑时,被中弹壮烈牺牲,年仅19岁。
    抗日战士秦祖坤(1911—1945),曾用名祖昆,化名自信、铨怡、馥,武进牛塘乡青云村仙现桥人。贫苦农民家庭出身,弟兄六人,他为长子,只读几年小学。1928年7月到无锡学医,不久又进无锡恒丰机器厂学机匠,三年满师后,转展湖南、广西等地做工。抗战前,秦祖坤进戚墅堰机车修造厂当钳工。1937年11月,常武地区沦陷,日军占领戚机厂。秦祖坤怒视日本侵略暴行,在钳工车间秘密串联,联络青年工人180多人,消极怠工,把紫铜板材秘密运出工厂,并在家乡结拜“十兄弟”,组织抗日力量。他对母亲讲:“立志参加抗日战争,现在决不结婚”以表抗日决心。1940年左右,祖坤等人因破坏日军试制的一辆机车,被人告密,日本宪兵队搜捕了大批参与活动的工人,适逢秦祖坤出差无锡,幸未被捕。秦祖坤恨透告密坏人,只身前去惩罚,不幸被日本宪兵队抓住,解到上海梵皇渡路日本特务机关审讯。秦祖坤面对敌人酷刑,坚不招供,因证据不足,未能判刑,后被解到南京日伪“感化院”关押。他结识了同受“感化”的安徽籍人姜诗,姜诗捕前在茅山地区新四军参谋部工作。1941年下半年,秦祖坤和姜诗被保释,回到家乡牛塘桥住了几天,便随同姜诗赴茅山参加新四军,秦祖坤被任命为特派员,在武南地区开展地下活动。1945年春,秦祖坤奉令赴浙江天目山地区,在天目山抗日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4岁。
    抗日义士秦仲金(1917—1943),洛东村中街人。据抗日时期中共武南县抗日民主政府老首长杨谷方对秦仲金同志的抗日事迹进行的著书回忆录史料记载,肯定了秦仲金同志在抗战时期支持、配合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军和武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工作的经历与牺牲情况。杨谷方,男,1917年10月生于江苏武进,194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历任中共武南县南周区区委书记、第二区区长、武南县政府秘书,山东省胶东行政公署秘书,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七支队干部队分队长,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组长,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办公厅副主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办公厅第一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上海局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浙江省宁波地委副书记,浙江省委办公厅负责人,省农办(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省计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浙江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主任、党组书记,省计经委顾问等职。1985年4月离职休养。2009年9月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2014年6月16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7岁。杨谷方同志在1940年-1946年期间曾任中共武南县南周区区委书记、第二区区长、武南县政府秘书,其于2001年3月著《世纪往事》一书第三篇《抗战时期武南县的政权工作》第64页中回忆记录了抗战时期武进洛阳地区地方武装部队营部文书秦仲金,出生于洛阳中街的一个商贾地主家庭,为家中次子,是北宋婉约派词宗秦少游后裔第30世孙。从小被富有时代远见的洛阳乡绅、父亲秦林祯(字庆茂)安排在街上私塾学校读书,其胸怀革命理想和远大政治抱负,是一名思想要求进步的爱国知识青年,在当时洛阳地方武装部队从事营部文书工作,在1943年2月日伪“清乡”期间,服从中共地下党的秘密安排,从旁大力协助中共人员对伪清乡义勇大队大队长顾鹤亭进行劝解,让其做一点有益于人民的工作,曾协助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军武南敌工站特派员、礼嘉区区长肖皋同志在武南县洛阳镇对敌斗争的安全和掩护工作,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在洛东村中街南沿河新村12幢8号当年的秦氏庆茂堂大宅院--义兴商号榨油坊、义兴商号蚕茧行,成了新四军活动的联络点和落脚点。秦仲金同志利用其乡绅富户子弟身份,为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军召开地下党秘密会议提供了会议场所和饮食起居、活动经费保障,为中共人员接头密谈提供了诸多的方便。并经常向周围百姓群众、国民党地方武装部队官兵、警察署警官们宣传日军侵略中国政局现状、抗日救国道路,做好社会各界的抗日统一战线工作。据其夫人李芝华女士(1920.5—2005.8)回忆介绍:1943年秋,秦仲金同志在与中共武南县抗日民主政府洛阳区首任区长兼区大队长汤澈等中共人员,联络商议联合抗日斗争工作部署会议途中,因日伪叛徒告密,与汤澈区长等中共人员转移途中突发小肠疝气病症,而被日军捕获后宁死不屈,忠贞不渝,对江南抗日义勇军中共领导人员的去向和有关地下党联络组织情况守口如瓶,日军恼羞成怒,将其枪杀于洛阳镇瞿家巷一带,壮烈牺牲,时年27岁,后安葬于洛阳镇洛东陵园秦氏家族祖墓。为了中华民族大业而英勇牺牲的抗战先烈们将永载史册、永垂不朽。陈爱生,武进洛阳籍人,1943年任武南县洛阳区青年基干队长,1944年任小留党支部书记,1978年任武进县科委副主任兼武进县科协副主席,1981年任江苏省沼气研究所党支部书记,1985年县处级离休干部。他在2013年1月出版的《难忘的经历——1939至1949武南县洛阳区》一书第四篇《蹉跎岁月风云录——洛阳区首任区长汤澈》第150页,记录了1943年秋后,由当时洛阳地方武装部队营部文书处来投奔共产党、秘密商议抗日斗争事宜的秦仲金同志中弹牺牲的历史事件。秦仲金在与武南县抗日民主政府洛阳区区长兼区大队长汤澈等中共人员,联络商议联合抗日斗争工作部署会议途中,因日伪叛徒告密,转移途中突发小肠疝气症不能行走,被抓捕,严刑拷打,因坚守与中共人员的联络秘密,而被日军枪杀于洛阳镇瞿家巷一带,壮烈牺牲,时年27岁。
    据统计,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枪杀平民87人,打伤21人,强奸妇女2人,烧毁房屋383间、家具和财物不计其数,抢掠粮食372万斤、树木50多颗,其他财物约79737元。2010年4月,由中共常州市武进区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常州市武进区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的武进地方志丛书《历史的记忆》(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第73页《洛阳镇遇难人员名单》中记录了抗战时期武进抗日义士秦仲金同志的名字,抗日先烈们站在抗日时代最前沿,奋不顾身、顽强抵抗敌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将令后人们永远敬仰与怀念。抗战老首长、时任中共武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区长杨谷方有诗赞其曰:
幼读诗书学养深,
荷戈斗敌世人钦。
清辉一片洛阳月,
照彻英雄报国心。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新科电子集团秦志尚、常州市华东冲片有限公司秦伯清、常州东源旅游用品有限公司秦岳明、常州市永安电机有限公司秦国民、常州市武进中达电机冲刺有限公司秦德中、常州韩清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秦超英、常州市恒达铝粉有限公司秦耀伟等也是热心公益事业企业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致富后,不忘贫困乡亲,捐资助人。其中表现突出的是洛阳秦巧秀女士,她是武进抗日烈士秦锡初的胞妹,在旧社会是一穷二白,家中兄弟姐妹九人,前二个哥哥及姐相继去世,家中缺乏劳动力,9岁就下地干活,读到初小即辍学,12岁当童工,17岁到上海当裁缝,与厦门人钟江海结婚,1948年随夫去香港,又去新加坡10年,并入新加坡籍,10年后又回到香港,1961年办起了香港房地产公司,任副董事长。祖国改革开放后,她思乡心切,1980年回到阔别了23年的故乡,看到家乡面貌日新月异,深为感动,决定进一步改善医疗条件,为家乡人民谋幸福。1994年她出资人民币100万元,其他秦氏族人如秦志尚等企业家也相继慷慨出资捐助建造股份制新医院。1999年,一座现代化的洛阳镇卫生院新院区(现改名为常州市武进第六人民医院)竣工,倾注了他们的一片爱国爱乡之情。
    现代洛阳秦氏家族还涌现出了画家秦剑铭,书法家秦志法、秦敏杰、秦镜清,作曲家秦敏群,吟诵艺术家秦坚毅,科学界秦仁昌,教育界秦文、秦维浩,医卫界秦于生、秦亮甫、秦建国,文化界秦大峰等各专业领域的地方知名人士,优秀基层党支部书记秦志凯、秦建文、秦建新等新农村建设的领军人物。
    有突出贡献洛阳秦氏人物介绍:
    1.秦仁昌,横林镇杨圻村人,我国现代著名植物学家,中国蕨类植物学的奠基人,中国植物学的一位拓荒者,著名的蕨类学家、植物分类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2.秦志尚,洛东村南沿河人,原江苏新科电子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1996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2003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3.秦剑铭,洛东村南沿河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河山画会副会长,中国新金陵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4.秦志法,洛东村南沿河人,曾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江苏省楹联研究会会长。
    5.秦文,洛阳村姚家头人,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德育办主任兼总辅导员,中学高级教师,2015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
    6.秦肇荣,洛东村南沿河人,原无锡市惠山区洛社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2014年1月被中央文明办评为敬业奉献“中国好人”。
为了更好地推动毗陵洛阳顺德堂秦氏家族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顺利开展好各项秦氏宗亲联谊、宗谱续修、祠堂重建等工作,2017年8月12日,毗陵洛阳顺德堂秦氏家族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先后在洛阳明珠花园大酒店和洛东村委会议室召开大会,来自洛阳、礼嘉、横林、湖塘等各支派的代表到会,大会选举秦志凯为会长,秦岳明、秦大峰为执行会长,秦建文、秦建新、秦焕琪、秦明方、秦志忠、秦荣伟、秦国伟为副会长,秦晓春、秦啸威、秦耀伟、秦建一、秦兆伟、秦洪泽、秦兆方、秦汉荣为理事,聘请秦志法为顾问,秦志尚、秦伯清、秦国民、秦焕度为名誉会长。任命秦建新为秘书长,秘书处成员:秦啸威、秦兆伟;任命秦大峰为毗陵洛阳秦氏宗谱第十二次续修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秦焕琪、秦建一、秦志忠。
 
、洛阳秦淮海祠、淮海亭及百年老宅秦氏庆茂堂
    洛阳秦氏家族曾建秦淮海先生祠,奉少游公(秦观)神主及处度公(秦湛)、思齐公(秦宗贤)神位。祠初建于洛阳西街,建祠年代已不可考。康熙初,遇灾,祠堂仅存基础,雍正戊申(1728)重建祠于桥东;乾隆庚辰(1760)复迁于桥西。初建时,前后才三楹,后由秦道立董事重建,以原第二进移后作第三进,成为前中后三进,每进各五楹,大堂后增设东西两厢,并于祠东建灶屋二间。前进大门有秦淮海先生祠匾额,中进为顺德堂,后进有整齐严肃匾额,正中供奉秦少游公牌位,上方有敕赐龙图阁匾一方,在右配祀少游公子处度公秦湛和五世孙思齐公秦宗贤牌位。前后庭院内有花坛假山,桐荫如盖、松柏繁荣。抗日战争期间,祠为伪保安队驻地,新中国成立初,曾作为洛阳派出所,后又改建为粮库,再改为乡农机站,为适应洛阳社会文化事业发展需要,镇政府决定拆建祠堂,并在祠堂原址上建造了洛阳镇文化宫。
    在拆建秦淮海祠过程中,在祠堂第二进东墙发现乾隆三十一年所立《重建祠堂碑记》,镇政府视为洛阳镇最古老的文物,有其收藏价值,决定于1991年在文化宫大院西侧建纪念秦观先生的人文景点淮海亭,将祠堂碑记置于亭中,并邀扬州大学教授秦子卿先生雕塑《秦淮海先生遗像》,悬挂在碑记上方,碑记左右为秦子卿先生撰文并书之楹联。上联为:“策论济时艰词宗誉满三千界”,下联为:“江淮存世泽学士风流九百年。”淮海亭现成为秦氏子孙缅怀先祖的重要场所。
    洛阳人文荟萃、历史遗存众多,镇中心建造几百年的老石拱桥原洛阳桥,由于1977年河道拓宽,已拆除,现新建了公路桥,仍命名为“洛阳大桥”,桥两边的石板铺就的百年老街秦氏祖居区遗风独存。秦志尚先生保留下了70年代初拆除前的原洛阳古桥旧貌和武进港洛阳河原貌的珍贵照片。
    位于武进港河畔东侧、洛东村中街南沿河新村12幢8号的秦氏庆茂堂,由民国时乡绅、秦少游后人第29世孙秦林祯(字庆茂,生于光绪三年1877年,秦涌盛次子)、沈氏夫妇及其三个儿子秦全金(1902.5-1990.11,字怀川,民国时期曾先后任洛阳镇副镇长、镇长)、秦仲金、秦洪金花巨资征地始建于1920年,是一座五开间四进的百年旧宅,砖木结构,雕花门窗。这里曾先后有南北货店、秦记义兴榨油坊、秦记义兴蚕茧行、洛阳农业高中、洛阳联合诊所、洛阳併线厂等在此处经营。现百年大宅形制保存完好,在纪念秦氏庆茂堂祖宅竣工一百周年之际,2020年11月,秦大峰等6名后裔为不忘祖恩、传承祖辈创业之精神,集体商议决定重新修缮,经过近6个月,修复工程竣工,百年老宅秦氏庆茂堂是目前洛阳镇的一处重要的民族工商业、教育、卫生事业历史发源遗存地和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军、中共武南县抗日民主政府洛阳区联络点红色教育纪念地。
 
 
四、秦氏文化研究与交流
    1.为纪念秦观,省实验学校——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创立了“淮海书院”,从小培养学生的“爱读书,有爱心”的良好风尚。2019年12月28日,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建校一百周年校庆活动,秦志法、秦志尚、秦志凯、秦大峰、秦敏杰、秦敏群、秦文、秦肇荣、秦兆伟等洛阳秦氏9名优秀校友代表特邀出席校庆庆典并合影留念。
    2.洛阳文化宫旁边一条公路命名为“淮海路”。近年,洛阳镇打造历史文化街区,在洛阳高级中学东侧阳光路旁专门开辟了一处秦观诗词刻石画廊供游人欣赏,成为各地秦氏宗亲瞻仰首选的人文景观之一。
    3.在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中兴路6号,由秦溢韬、秦敏洁等族人发起,2020年在武进区行政审批局注册登记,创办成立了江苏秦少游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常州毗陵秦氏文化发展中心、常州市吴地文化艺术研究院、常州市谱祠文化发展中心等专业文化组织机构,组织开通了中华秦少游文化群、中华秦少游后裔群、中华毗陵秦氏宗亲群、毗陵秦氏宗谱研讨群、吴地文化艺术研究院群和微信公众号等秦氏宗亲文化网络平台,组织开展全国性秦氏谱牒祠堂文化研讨、秦氏联谊交流等活动。文/秦大峰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