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人文论坛 >

科技兴国的先驱、常州籍院士《孟宪民传》读后

时间:2024-01-07 14:55来源:人文常州网 作者:徐瑞清
卯辰之交,应邀出席常州籍孟宪民院士逝世55周年纪念座谈会暨《中国地质事业先驱:孟宪民传》首发式。现场高朋满座,暖意浓浓,书香四溢,喜气鼓荡

     卯辰之交,应邀出席常州籍孟宪民院士逝世55周年纪念座谈会暨《中国地质事业先驱:孟宪民传》首发式。现场高朋满座,暖意浓浓,书香四溢,喜气鼓荡,共为常州院士传记新鲜出炉喝彩。笔者对包立本、王子旭著《孟宪民传》首发有如下感受。
     一、资料翔实,考证精细,真实可信,内容丰富
     孟宪民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也是20世纪中国地质学历史上的重要参与者,但系统记述他生平的文字资料并不多。翻阅全书可见,本次所资料深挖细究,涉略面宽。如民国时期的学术期刊《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集刊》《地质论评》,上世纪50年代的《地质学报》,60年代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孟宪民学术专著《矿藏分类与成矿作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学术期刊《中国地质》,大量有关孟宪民的回忆录,以及地方志书和宗谱等等,有些资料还采用原始图片、书影刊列于书,如孟宪民绘制的地质图,他所设计的个旧锡矿鸳鸯双井图。以资料取胜,是一部人物传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在这方面,虽然我们仍然感到还有缺憾,但在资料奇缺的困难情况下,作者下足了功夫,从而使中国地质事业先驱孟宪民院士跃然纸上。
     本书第十章“精神永在人间”,以丰富的资料记载了孟宪民院士的最后岁月。1966年5月发起的那场动乱,彻底打乱了科学精神,打乱了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孟宪民的正常工作和教学秩序,他与其他学部委被批判为“资产阶级专家路线”,他担任常务理事的中国地质学会停止学术研究,他主编的《地质学报》停刊,他的几个学生莫名其妙地被送往部队农场劳动。毕业的精力与心血眼看付之东流,他痛心疾首,终于按捺不住满腔怒火,刚烈的性子上来了。他来到案头,开始奋笔疾书,嘴里大吼:“你贴你的大字报,我发我的小字报!”大家发现,别人发“文化大革命”传单,而孟宪民发的是学术传单。于是,孟宪民被污蔑为“兜售私货、放暗箭”,又因为在美国留过学,在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任过职,被安上“白专典型”“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美蒋特务”等莫须有的罪名,还被游街示,遭到非法关押。“造反派”们变本加厉地对他折磨,没完没了地逼他“交代”。万念俱灰的孟宪民,选择以死抗争,时值1969年2月18日。这段记载,唤起我们的良知,让我们永远记取历史的深刻教训,记住失去宝贵人才之痛。
     二、结构合理,标题新颖,层层递进,脉络清晰
     全书首列薛国屏先生《序言》、本书作者的《写在前面》,正文设10章、41节,各章标题十分醒目且整齐对应。第一章 先行者:恰同学少年。第二章 求索者:归去来兮。第三章 寻路者:三下云南。第四章 实践者:科学兴国。第五章 奋进者:迎来新生。第六章 思考者:敢于质疑护真理。第七章 创新者:发现“香花石”。第八章 开拓者:助力“两弹一星”事业。第九章 奉献者:一腔热血为祖国。第十章 精神永在人间。大体按时间、事件排序,传主生平脉络清晰,主要事迹史事突出。卷末设附录四个:附录一  孟宪民年表;附录二 孟宪民主要论著目录;附录三  孟宪民部分文稿辑存;附录四 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沿革。附录之后,专列参考资料目录。这些附录与资料目录,与正文互为映衬、相得益彰。
     三、融专业性与可读性于一体,文字鲜活流畅
     传主从事的地质领域专业性很强,传记必然要浓墨重彩地加以反映,不可出现常识性错误;而读者更多是面向广大民众,不能不考虑可读性和通俗性。本书行文,做到了反映专业不外行,叙述史事不晦涩,较好地把握了专业性与可读性、真实性与生动性、传主的儒雅气质与刚正风骨、以传主为主线与兼及关系密切的其他重要人物等不同两个方面,收到引人入胜之效,成功地再现了一个致力于科学兴国的、一个伟大而又平凡可信的、一个活生生的科学家形象。
     四、孟宪民院士的生平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肺腑
     孟宪民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潜心科学,勇于创新,耿直谦让,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无私奉献,铁肩担道义,伟业照千秋。他不仅是一代科学巨匠,而且是人文精英,是科学家精神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人物,是季子故里常州值得引以为荣的伟大乡贤。让孟宪民及其精神走进学校,走进机关,走进企业,走向大众,为常州万亿之城再出发增光添彩,是我们纪念孟宪民院士题中应有之义。
     五、应当为本书主要作者包立本文友点赞
     从后记中看到,本书主要作者包立本接手的文稿仅一万字左右。经过他夜以继日的写作,最终完成全书达18.8万字,为此曾生病输液十多瓶。在本书写作中,愚承蒙错爱,忝列文史顾问,当略尽绵薄。包立本文友身为地方文史名人,依然保持虚怀若谷之风范,多次登门切蹉,长于倾听,从善如流,以求扬长避短。这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这种“彼此成就、互为贵人”的合作精神,体现了一个文化人的厚重涵养和高贵品格,也体现了他善于和各方面人士真诚交往、合作共事的一种能力。作为曾经的体制内“吃皇粮”一员,包立本在勇敢辞职成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后,全身心地致力于常州地方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三十年痴心不改,成果卓著,贡献良多。正如本书包立本简介中说,他是一位精神家园的守护者,一位传统文化的爱好者,一位省级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值此《中国地质事业先驱:孟宪民传》首发,谨为包立本文友的新成果点赞,并致以衷心的祝贺。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包立本也必然与这部传记一起永垂青史。

     作者徐瑞清:1982年1月南京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本科毕业,高级政工师,常州大学特聘教授,曾任市委党史工委、市地方志办主任。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