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仁: 大家好! 今天,我们齐聚木桥头(南起乌龙庵,北至费家弄,原常州市政府所在地)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热土,共同纪念孟宪民院士诞辰125周年,并启动《孟宪民纪念文集》的编撰工作。我深感荣幸,能代表吴文化研究会在此向各位发表感言。 木桥头,我们今天聚会的场所,是孟氏一族文化传承地。就在这木桥头的对面,化龙巷里,曾经坐落着常州城内唯一的孟庙——亚圣祠,它由木桥头的孟姓人家捐资兴建。 木桥头孟氏,名人辈出,近代以来更是涌现了孟森、孟宪民、孟宪承等学术泰斗。 孟森先生,以其深厚的史学造诣,对清代历史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成果斐然,被誉为我国近代清史学派的奠基人。他的著作,不仅代表了近代清史学科的最高水平,更为明清史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 孟宪民院士,则是我们地质学、矿床学领域的杰出楷模。他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科研精神和学术追求,永远是我们后人学习的榜样。 孟宪承先生,作为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与教育理论家,曾担任华东师范大学首任校长。他以其深邃的教育思想和卓越的教育实践,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至今仍然对我们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这三位先贤,都是共和国大厦的文化、科学界的支柱。他们的成就和贡献,不仅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更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后人。然而,遗憾的是,在他们的出生地,我们尚未建立一个永久性的纪念场所来缅怀他们的功绩。因此,我们希望各位资深专家和领导,能够关注并支持我们在木桥头原地竖立一个文化标识的倡议。 在故居(纪念馆)未能落实之前,可以在原地竖立一个文化标识,让市民知道这里曾是泰斗们生活的地方。这个标识将不仅是对孟宪民院士等先贤的纪念,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同时,也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推动孟子亚圣祠的恢复工作,让这一文化瑰宝重新焕发光彩。 常州现在拥有了孔子文庙(市文化宫和市二中内)、龙城书院(左)和先贤祠(右)旧址(局小内),以及新建的季子文化中心(建于原季子祠旧址)等文化地标,恢复孟子亚圣祠将进一步完善我们的文化体系,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新的力量。 常州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我们始终在探索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让我们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推动木桥头文化景观的建设,传承和宏扬孟氏精神。 最后,预祝《孟宪民纪念文集》编撰工作顺利推进!愿先贤之风,山高水长! 谢谢大家! 文/ 薛焕炳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