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龙城名人 >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全兴(2)

时间:2012-08-23 10:07来源:常州日报 作者:林以勤
大孔树脂的开发是离子交换树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张全兴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敏锐的眼光和过人的胆识将大孔树脂的研究及应用率先引入环境
 
  大孔树脂的开发是离子交换树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张全兴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敏锐的眼光和过人的胆识将大孔树脂的研究及应用率先引入环境工程领域,开发出了具有原创性的“树脂吸附”技术,这一方法成为目前治理有机化工废水很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之一,在染料、农药、石化、有机合成、食品、轻工等行业的废水处理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对树脂吸附技术处理污水,张全兴形象地做了阐释:“原来企业往废水里扔钱,现在帮他们从废水里捞钱。”
 
  2001年,张全兴领衔的科研项目“树脂吸附法处理有毒有机化工废水及其资源化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4月,经教育部有关领导建议,在南京大学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兄弟单位的热心帮助下,江苏南大戈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南京成立,张全兴成为首任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直到2007年,张全兴带领的学术团队已在全国30多家企业建成了40多套装置,这些企业不仅实现了每年300多万吨高浓度有毒有机化工废水的达标排放,减少COD的排放2.5万吨,并且从废水中回收得到7万多吨化工原料,直接经济效益约2亿元。
 
  昔日面临强制停产的“污染大户”如今变成了“治污标兵”,而张全兴追逐科学的步伐也在与时俱进。2007年,他主持的“水溶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治理与资源化新技术”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他身为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和蓝藻治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晚年格外关注太湖的治理。他在无锡新区的江苏江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张全兴院士工作站,工作站就设在太湖贡湖湾边上,年过古稀的张全兴在与时间赛跑,在为太湖和全国江河湖泊的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再做新贡献。而他倍加珍爱的“聚乳酸绿色合成工艺的研究和应用”项目则落户常州,期望家乡在环保领域再添一抹绿色创新。
 
  带团队,年轻人就是要艰苦奋斗勇创新
 
  成为院士,张全兴这一辈子最感激的有两个人,首先便是他的恩师何炳林——中国离子交换树脂之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张全兴的青春年华,幸运地与何炳林先生共度。有一件事情张全兴念念不忘,那是在他离开南开大学几年后,曾经跟随何先生开展的一个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而他的名字排在了第二位。何先生道来:“张全兴的工作摆在这,别人没法比,即使他现在出国了我仍然会这么排名。”
 
  老科学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着张全兴的心灵。多年以后,即便当他成为著名教授以至享院士殊荣时,对自己弟子的教诲与培养,依然承接着导师一脉相承的风范。
 
  一位沂蒙山区来的苦学生,进南大时只带一张席子、一个旧旅行包,张全兴把这名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倍加照应和悉心培养。这位学生通过三年的努力学习,硕士论文取得了优秀成绩,而且他的助学金与科研津贴所得不仅满足了个人生活需要,还将结余用来孝敬父母。
 
  熟悉张全兴的人都知道,他的科研提成大部分都是分给学生的。“只有精心关爱和帮助学生,年轻人才能在第一线拼命干。”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