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收藏文化 > 收藏论坛 >

乱象丛生 文物黑市何时休(4)

时间:2011-07-29 09:49来源: 收藏投资导刊 作者:admin
香港一直就是中国文物流出海外的重要关口,文物走私的桥头堡、跳板。从20世纪80年代,文物市场刚刚兴起的时候,国内文物都是流入港台地区,再流入

  香港一直就是中国文物流出海外的重要关口,文物走私的桥头堡、跳板。从20世纪80年代,文物市场刚刚兴起的时候,国内文物都是流入港台地区,再流入欧美。据统计,近年来,从香港流出的文物近4万件。在深圳的罗湖口岸,有一部分人是专业的文物走私“携带者”,他们以蚂蚁搬家的方式,将文物放在行李箱,甚至菜篮中,逐件搬运到香港。很多香港商人在香港或者纽约、伦敦这些城市经营古董店,店中所卖真品很少是早年进入的,很多都是近年由香港转移到国外的。

  导致国内黑市交易猖獗、文物流失严重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背后涉及到的利益。文物的流向与文物价格密切相关,国内不能上拍的文物,在国外以高价成交。大量的宋代以前的文物禁止进入国内拍卖市场,比如,高古玉、青铜器、汉俑、唐三彩。在质量上,也是国内文物黑市交易所不能媲美的。

  宋以前文物的价格相对较低,远远无法与清代文物的整体价格相比,民间交易的文物价格更低。走私的文物在国外卖得出去,成交价格高,对国内文物的盗窃和流失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正如北京文化产权交易所筹备组办公室负责人彭中天所概括的,“文物保护法简单的界定文物都是国有的,持宝人没有安全感,文物成为烫手的山芋;国外的高价具有吸引力,这两个原因导致中国文物低价流失”。

  国内外价格的差异直接引发国内的盗墓、盗捞、盗窃现象和文物走私愈加猖獗。目前,中国文物交易已经形成一条以盗墓、销赃、走私、销售一体的文物黑市交易。文物市场商业化太浓,形成了“市场需求决定文物价值”的倒错现象,“现在很多人都在炒作古玩,但基本都是想通过古玩赚钱”。古玩市场和文物市场出现的诸多问题,与商业化太浓,忽略了对文物本身的认知度和欣赏程度密切相关。

  片面追求文物的利润和经济价值是中国古玩市场交易的最大动力,也是致使中国文物大量流失的重要原因,精神缺失,追求巨额经济利润,导致了中国文物还在源源不断地流向国外。正如吴树在其《谁在拍卖中国》一书卷首中指出的那样,“中国文物流失的最大祸主是中国人自己;中国文物流失的主要原因不再是贫困所致,而是国人精神上的缺失”。

  让黑市文物见光

  完善立法

  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学者均表示,我国与文物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文物市场的实际情况严重脱节,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变的地步。吴树认为,“目前的法律只是停留在纸上,没有能够形成社会化的法律,没有很好的操作,不具有司法的震慑力,尽管有法,在执行上是很衰弱,很没有气力的”。

  在立法上,目前急需的就是实事求是,查漏补缺,根据中国文物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应的文物保护政策和文物流通政策,以及与之相关的实施细则。宏观把握我们文物市场现状,制定新的文物保护法、拍卖法,甚至文物流通法,以及制定打击制假贩假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惩“三盗”行为。法律的监管和文物保护政策的实施还需要公安、税务、工商、海关等多个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共同协作的管理模式,建立有序的文物保护、流通手段。

  宋建文也表示,“文物政策不应该只有文物保护法,既然已经承认市场,就应该有文物流通法,还应该有文物鉴定法”。既然文物市场已经开放这么多年,国家近年来也采取默许的态度,还不如将其完全明朗化,不必采取模棱两可的做法,“应该实事求是地了解我国文物市场现状,针对现状制定有利于发展,又有利于市场进一步规范的法律规定。既能保护国家文物,又利于市场繁荣”。

  完善文物鉴定体系

  最近一段时间,文物鉴定行业频遭曝光,滥竽充数现象严重,文物鉴定行业遭遇信任危机。我国文博机构中具有副研究员以上职称的工作人员均被认定为鉴定家,但是真正有水平,能够实际鉴定的人才严重缺失。有的“专家”的鉴定水平只能停留在理论基础或者熟悉的少数类别的文物,对当代市场上流通的赝品和高仿品缺乏研究,更缺少实战经验,使得大量专家签发鉴定证书的赝品流入民间。此外,鉴定家的职业道德也存在严重问题,鉴定的权威性遭受质疑,更有大量的伪专家横行于市。赝品泛滥、鉴定缺失,真假文物鱼目混珠,更增加了文物保护的难度。 (责任编辑:人文常州)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