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纪念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为纪念国际或国内在政治、历史、文化、体育、经济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以人物,动植物等为特种题材,专门发行的一种货币。这种货币以硬质为主,兼以纸质。因为参与流通使用,所以称之为流通纪念币。 我国从1984年10月1日起发行了第一套金属纪念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至今已发行了流通金属纪念币70多套。这些纪念币都是选用合金材料铸造,设计风格独特,题材丰富,主题鲜明,图案内涵丰富多彩,雕刻技艺高超,铸造工艺先进,限量铸造发行。 纪念币因为是绝版一次发行,所以成为人见人爱的收藏品种。从1991年起,流通纪念币开始在钱币市场上活跃起来。到1993年,流通纪念币在钱币市场唱起主角。而到1996年,纪念币已成火爆之势,在此期间,因各种传媒的推波助澜,出现狂炒的现象。其时,如刚发行的面值5元的白鳍豚和华南虎币,每枚价格炒至250元;面值1元的朱德币,达到了110元,价格之高令人咂舌。 1997年8月,因市场炒作资金的撤退,纪念币价格急剧下跌,许多在高价位购入纪念币的藏家被深深套牢,损失惨重。 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在2000年制定了“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确保精品,推陈出新”的十六方针,从当年起,纪念币的发行在品种和数量上都有所削减、控制。因此,币市逐步升温。 如今,流通纪念币市场正朝着健康、稳步的方向发展。(文/袁国华) (责任编辑:人文常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