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册和日记本的收藏
时间:2011-06-22 10:3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纪念册和日记本,是人民大众的文化用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行的纪念册和日记本,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史料价值。

纪念册

《和平》日记
纪念册和日记本,是人民大众的文化用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行的纪念册和日记本,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史料价值。但一般民众都不把它当成收藏品,而且由于使用年久,纸张变黄,到后来当废纸处理了事。所以早期的纪念册和日记本存世不多。
综观其印制内容和书写内容,各有特色,有伟人照片,有伟人语录,有文献资料,有国内各地的景观彩照插页,有持有人的学习政治、技术记录,有学校毕业时的同学互勉、师生互勉,还有些是生活琐事,亲友通信地址等等。
笔者现从本人收藏的几十本中选出几本,和藏友共赏。
一、治淮工程纪念册 1951.7
封面为深蓝色漆布,开幅10×17厘米,中间是闸门图案。内页有毛主席像,有中央治淮视察团赠的镜框,框内是:“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毛泽东。”接后是负责治淮的中央领导题词,有曾山、汪道涵、钱正英等五位题词。
在一篇题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文中,全面介绍了淮河的发源地是在河南的桐柏山,流经河南东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汇同运河一齐流进长江。……还有上海五金工会的迎接治淮任务全文,以及上海五金工人突击淮河闸门工程总结、《工人日报》的致敬短评。更值得一提的是治淮工程各阶段施工照片有35张,还有治淮歌曲《水闸工人之歌》等六首,把工地搞得精神活跃,热火朝天。以上这些历史资料,占到这本纪念册的1/4页数,但遗憾的是这本纪念册不知谁是原收藏者。
二、幸福日记 1954.
封面是咖啡漆布,开幅13×18厘米,有“幸福日记”四字,中间为毛主席头像,上下线压印五角星和党徽印纹。
册内全文转载了建国前的一篇重要文献资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
文献有序言部分和七章六十条。
第一章 总纲(1—11条)
第二章 政权机关(12—19条)
第三章 军事制度(20—25条)
第四章 经济政策(26—40条)
第五章 教育政策(41—49条)
第六章 民族政策(50—53条)
第七章 外交政策(54—60条)
据史料记载,1949年9月21日至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毛主席致开幕词和闭幕词。时隔60年后,我们能看到这篇文献,备感亲切。这日记本的印制单位功不可没。
三、1953年及1954年的二本学校毕业生互勉
1953年一本是《苏省镇江师范二年速成班纪念册》,开幅11×15.5厘米,本册持有人是官林镇人,姓名是储坤元。册内有建国初期的毛主席像及毛主席关于文化建设的语录。其后由当时校长夏佩白题词二首,为二速纪念册作。
在册内印制了该校教职员工共53人的姓名和地址。还有毕业班全体同学共分甲、乙、丙、丁四个班级231名的姓名、籍贯、性别和本人通信处。其后留有赠言数十空页。有17位师生和同学之间的自勉和互勉。
1954年的一本是《和平》日记(如图二)
这是一本很破旧的日记本,咖啡色漆布封面,开幅是11×16厘米。封面的“和平”二字还较显眼,但压印的和平鸽和图案,已模糊不清。但观其记录页内容,颇感丰富多彩。主人是武进中学的一位姓都的学生,在1954年毕业时,征得77人的互勉和自勉,而且都是笔录,不像前一本“镇江师范速中”大部分由学校印制。所以破旧原因可知。其中互勉短文71人,用英语短文2人,美术画4人次7幅画。
四、为了祖国 1954.
这本日记为草绿色漆布封面,开幅为12.5×17.5厘米,是中百南京市公司印制,36开200页。原持有人为南京第一机械厂邹榴生,在首页上盖有“绝密”二字的印章。观其内容主要有“江苏省人防干训班”等内容,由省公安厅主办,省属重点企事业均派员参加。
这本200页的厚日记,使用人把所有的页上都写得满满的,实属罕见。与前述的《治淮工程纪念册》绝然相反。
(责任编辑:人文常州)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