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中国古代马画中的符号与诉说(8)

时间:2014-01-27 10:04来源:未知 作者:DY
最后一位元朝马画家也许就是周朗了,他曾为元顺帝时期的宫廷画师。关于他的信息,今存少之又少,他曾经因为《佛郎国贡马图》而名声大噪。这幅图描

  最后一位元朝马画家也许就是周朗了,他曾为元顺帝时期的宫廷画师。关于他的信息,今存少之又少,他曾经因为《佛郎国贡马图》而名声大噪。这幅图描绘了当时的罗马教皇送给元顺帝的一匹好马。罗马教皇应约派以马黎诺里为首的数十人的使团来到中国,于1342年七月抵达元上都,并送予一匹欧洲名马作为礼物。元朝皇帝认为此乃来自天堂的吉兆(“天马”),在被周朗记录的同时,这匹马也出现在当朝官员的诗歌文章中,比如揭奚斯的《天马赞》、欧阳玄的《天马赋》、周伯琦的《天马行应制作并序》、陆仁的《天马歌》等。关于周朗的原作,而今只有一幅明朝较完好的复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短卷描绘了元顺帝接见来使的情形。周朗把画面分作两个部分,右边部分是顺帝坐在龙椅上的形象,他身边环绕着三名宫女、两位文臣和一位相马师;左边部分是贡马和佛郎国使节。这件复本向我们展示了当时周朗这幅历史性作品的绘画风格和结构。

  北京故宫博物院还藏有周朗的《杜秋娘图》原作,从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一窥周朗在人物画上的独创风格。通过《杜秋娘图》中细致的笔法和《佛郎国贡马图》中对女性的描绘进行比较,我们可以了解周朗的原作在明朝复本中丧失了什么。这两幅作品都给我们提供了能够重新认识周朗风格和十四世纪晚期中国马画的有价值线索。

  另一幅描绘佛郎国贡马的肖像画出自与周郎同时代的画家、一位蒙古道士——张彦辅。虽然现今人们只知道他善画山水,知道他活跃于顾瑛的玉山草堂诗会,不过张彦辅实为触类旁通的画之大家,他也和周朗一样供职于宫廷,并且画了佛朗贡马。据陈基的《跋张彦辅画佛郎马图》中所述,张彦辅将这张图视为自己最好的杰作。很快这幅图又成为了顾瑛的藏物,尽管该画作至今已经无法寻着,但它曾被许多文人所称道,认为其表达方式和技法实属上乘。

  明朝马画

  元朝政权的崩溃、明朝政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马画进入新的阶段。新政权自然希望重塑传统价值。因而,画院重新建立,唐宋绘画传统得到复兴。自宣德时期(1426 -1435年)至成化时期(1465-1487年),明朝宫廷画家复兴了很多传统主题和绘画技法,同时也创造了不少新的画作,传达当下时代的政治、社会思想。明朝早期,画马的重要画家包括商喜、郑克刚、郑时敏、郑文英和周全等。这些宫廷画家和他们的画作大部分在明代画史中记录不详,即便其作品流传到后世,也多半(有意或无意地)归于任仁发或更早期的大师名下。近期一些研究成果帮助我们更清晰了解他们对于明朝马画所做的贡献。

  明朝御马肖像

  明朝帝王对于马的热情不逊于唐朝帝王,他们同样喜欢通过记录贡马和战马的形象来宣扬武勇。不幸的是,而今这类绘画留存下来的并不是很多,人们只能从文字记录中探讨其发展。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1368-1398年在位)认为除非有宣教目的,否则绘画无足轻重。即便如此,他也曾为政治宣传目的在1371年委托画师创作了一幅御马肖像。当时,蜀地割据政权大夏国由皇帝明升统治。这匹来自大夏国的贡马被命名为“飞跃峰”。尽管历史文件并未记录该画家的姓名,但有证据指向一位名叫陈远的画师。他的哥哥陈遇是朱元璋的重要谋士。陈氏兄弟都擅长肖像画。1370年,陈远还曾被招入宫中为皇帝绘制御容。1371年,贡马来朝时,陈远正在宫中,因此皇帝要求陈远为贡马作像,将这件事情记录下来。自那以后,陈远的马画就远近闻名起来。

  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1403-1424年在位)大半辈子都在北方过着戎马征战的生活。他模仿唐太宗在陵墓中绘刻战马的举动,同样要求画师将他征战生涯中战死的八匹骏马画作《八骏图》,这八匹马的形象出现在永乐皇帝和仁孝文皇后徐氏的合葬墓长陵中。《八骏图》的手卷后来被切作两半。1576年,万历皇帝(1573-1620年在位)在皇家收藏品中再次发现这幅画卷时,画面上只剩下四匹战马的形象(分别为龙驹、赤兔、枣骝、黄马)。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