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方言中的量词,除了在《再说常州方言中的程度副词》一文中说过的,诸如一猕猕(一米米)、一屑屑、一滴滴(一笃笃)、一眼眼等以外,还有许多。 注,是“一组”的意思。如“这长生果分做三注,给三个小朋友。”“香蕉是分注卖的,每注5角。” 笔,是“一件”、“一次”的意思。如“第一笔生意做得还好,顾客买得很满意。”“今天一共做了10笔交易,每一笔都在10斤以上,算下来斤两不拆蚀。” 帖,是“包”、“副”的意思。如“这感冒不算重,医生开了3帖药吃下去就好了。” 部,相当于“辆”的意思。如“他家里有3部电动车。”“甲单元一共6户人家,倒有3部汽车,你说停车问题严重不严重?” 个,读作“鸽”。如“5个蛋”“4个人吃饭点了6个菜,只花了130多元。” 忽,睡觉的量词。如“一忽困到大天亮”“吃过中饭一定要困一忽午觉。” 客,多数用在吃食上。如“一客饭”“他真能吃,一次能吃3客小笼馒头。” 场,这个方言量词,除了通常所说的如“一场虚惊”之类外,常州人指“一次”、“一趟”。如“青山桥作节,还有几场戏看看。”“他们一起看了一场电影。” 梐,读作敝。原为古代官署前拦住行人的东西,用木条交叉制成。常州人在表述层状物品时用作量词。如“1000块砖头堆成5梐,点数时方便,看上去也整齐。” 蓬,是一场、一次的意思。如“一蓬阵头雨”“一蓬大火把他家的草房子烧个精光。” 摊,多指液体。如“卡车把他撞倒,地上有一大摊血。” 庹,音托,表示长度,双手左右伸直成翼状,常州人叫“一庹”,相当于自己的身高。 趟,一次的意思。如“这趟车晚点了,等等再说吧!” 担,一担的重量为一百斤。常州人说的“担”,有时作为约数、模糊数字。如“他挑了一担稻谷到碾米厂去碾米。” 捧 捧,散装物用手捧起来。如“他随手捧起几捧绿豆来给我,说是自己种的,给你尝尝。” 版,也写成“瓣”,书籍页码的意思。如“这本书上第5版(瓣)上有我的一篇文章。” 撮,一小堆、一小把叫“撮”。如“他的头上有一小撮白头发,算不算未老先白头?” 拔,很小的一堆东西。如“烂泥拔头”“饭拔头”“刮一拔猪油来拌拌面。”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