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民俗文化 >

贺百花诞辰 寻吴都遗韵

时间:2018-04-04 13:50来源:未知 作者:半部堂
今年在武进阖闾城村举办了“贺百花诞辰,寻吴都遗韵汉文化艺术节”。农历二月十二,也有认为是二月十五,传说是百花诞辰之日,俗称“花朝节”、“花神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

      今年在武进阖闾城村举办了“贺百花诞辰,寻吴都遗韵汉文化艺术节”。农历二月十二,也有认为是二月十五,传说是百花诞辰之日,俗称“花朝节”、“花神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博异记》记载:唐朝天宝年间,有位名叫崔玄微的花痴,远近闻名。某年二月初的夜晚,他在自家的花园里,听到百花的哭泣,他斗胆上前询问,得知她们本欲二月十二迎春开放,可风神却在上帝面前百般阻挠,因此不得出生,所以哭泣。崔玄微听后也是万分伤心,问花神道,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吗?于是花神教他如此这般。第二天,崔玄微遵照花神的指教,置备彩帛,画上日月星辰。在二月十二,也有的说十五的五更时分,他将彩帛悬于园中的花枝上。天亮时分,果然狂风大作,但枝上百花因有彩帛护持,一朵也没被吹落。从此,百花得以诞生。

     旧时江南一带在百花生日这一天,家家都会祭花神,闺中女子剪了五色彩笺,取了红绳,把它们结在香樟树、桃树上;男子祈求功名的把红绳结在槐树、桂花树上,老年人祈求长寿的把红绳结在松树、柏树上,这一天真是“千里莺啼绿映红”了。

     庆贺百花生日,剪彩纸、结红绳(或红丝带)又叫做“赏红”。“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清代诗人蔡云的这首诗描写的正是旧时江南民间庆贺百花生日风俗盛况。《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也曾写有竹枝词来描写花朝踏青归来的盛景:“千里仙乡变醉乡,参差城阙掩斜阳。雕鞍绣辔争门入,带得红尘扑鼻香。”

     在古代传说中,花神掌管人间的生育,因此“花朝节”又与生殖崇拜相关联。中国古代的农耕、鱼猎全靠人力完成,人们希望子孙繁衍、人口众多,因此也格外重视花朝节。南宋杨万里在《诚斋诗话》说“东京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其风俗多是郊游雅宴,盛唐即有此风,参加者多是些骚人墨客,有时也有亲朋好友,在观景赏花中饮酒赋诗,欢声笑语持续不断。在宋代以前,过花朝节的一些高雅习俗只限于一些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之中,在民间并不普及。自北宋开始,其活动又有了新内容,增加了种花、栽树、挑菜、祭神等活动,并逐渐扩大到民间的各个阶层。

     唐宋是个风雅的时代,人们好雅集,贵族士人郊游雅宴,常在花下设帐铺席赏花饮酒;女子游春野步,遇名花则设席藉草,或于亭边烹茶对吟,或在溪水旁传花令、抽花签,或如史湘云一般醉卧于花下,也一时传为风雅。更为有趣的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将这一天作为林黛玉的生日,以花喻人,林黛玉也被称为百花仙子,而贾宝玉却自称为“绛洞花王”。

     热爱花卉的民族是热爱美和懂得生活的民族。作为农耕民族,长期以来,我们对大地上生长的百花有着深厚的感情,“一树梨花落晚风”,“一枝红艳露凝香”,生动着多少人的美好生活,花前月下、风花雪月几乎成为中国文人的代称。花朝节,赏花更护花,祭奠花神也更是为自己的未来祈福。也许正是这样的传统吧,中华文化才氤氲出淡淡的花香。这个节日寄予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春日、对生命、对绿色的亲近和渴望。花朝节,古老而又时尚。

     阖闾城村春风暖,百花盛开待君来。古老大地新时代,复兴传统谁登台。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