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常州文史 >

“三鲜之乡”

时间:2013-07-30 11:26来源:未知 作者:郭纪明
“苏东坡拼死吃河豚”在江南一带传为佳话。也许,从这时开始,江鲜与美食就和魏村结缘了。

      苏大文豪《示儿篇》中记载,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五月,苏东坡奉旨赴任常州府团练副使。他酷爱河豚鱼的美味,当时正是河豚上市的季节。常州烈塘寨有位善于烹饪河豚的厨妇,设法请到苏东坡来吃河豚,想以此取得大文豪的赞誉,从而抬高自己的身价。果然,苏东坡如期赴宴。哪知河豚一上桌,他就一语不发,只顾埋头饕餮。躲在屏风后的厨妇不免大失所望,以为他不过是一位贪吃食客。正在她懊悔之际,忽见苏东坡搁下筷子,嘴一抹,大为感慨:“值得一死!”原来他已完全被河豚鱼的美味所折服,再也无暇旁骛了。从此“苏东坡拼死吃河豚”在江南一带传为佳话。也许,从这时开始,江鲜与美食就和魏村结缘了。

  滚滚长江水,从古到今奔流不息,不仅滋养了两岸人民,也衍生出了自身独有的鱼文化。其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便是长江三鲜。长江流至魏村一带,江面变得开阔,江水的活性率高,天然微生物极其丰富,水生物在此洄游余地较大,小鱼小虾、贝壳类等生物在这里生长繁殖也快。从而使这里变成了河豚、刀鱼、鲥鱼赖以生存的“自然粮仓”。长江里的河豚、刀鱼、鲥鱼游到魏村这一带,就等于来到了天堂,来到了避风港。魏村由此也成为有名的江南“三鲜之乡”。

  “春江水暖鸭先知,江滩芦笋遍地是。桃红柳绿三春景,河豚刀鱼正当时。”每年清明节前后,河豚鱼从大海游至长江下游,进入江河产卵,繁衍后代。魏村沿江一带由于有泥沙淤积的乌龟墩缓冲区,形成了河豚鱼安家落户、繁殖后代的好地方。 

  河豚外形美观,体形长圆,头小尾细肚皮大,身上有美丽的无鳞斑纹,颜色黄黑交加。河豚有毒性,不过厨师有看家本领,食用前,厨师当众先吃几筷。这已经成为河豚餐桌上的习惯和规矩。

  河豚鱼不但有独具一格的美味,而且还是治胃养肾的名贵菜肴。“一家烧河豚,全村闻美味”。它的美味就可想而知了。清明节前后正是春季秧草和竹笋生长的季节,如果河豚鱼烧秧草、烧竹笋,味道更佳。当然也可以清炖、烧三鲜汤,那更别有风味了。

  现在魏村沿江的农家乐、渔家坊等几十家餐馆业主都学会了烧河豚。一年四季,只要你来魏村,长江第一鲜——河豚鱼任凭你品尝,定会叫你流连忘返。

  “冬去春来汛期到,春潮迷雾出刀鱼。”每当春季,刀鱼成群结队从东海溯江而上,形成鱼汛。刀鱼体形狭长侧薄,颇似一把尖刀,人们习惯称之为刀鱼。魏村的渔民非常了解刀鱼的生活习惯。在春潮汛期,潮起潮落时,利用麻线织成渔网,抛撒在长江中。有些渔船也在长江里进行“拉网式”来回捕捞。待刀鱼触网后,便进退两难。等长江潮落时候,一条条刀鱼像俘虏,被渔民们收获进舱。

  新中国解放初至上世纪70年代,魏村沿江一带的刀鱼年年大丰收。渔民们一只渔船一个潮汛能捕到百十斤。船靠岸后,渔民们挑着苗篮,有的拖着板车,走村串巷,叫卖刀鱼。只是近几年来,由于长江水质变化,加上捕捞过度,刀鱼“产卵地”遭到破坏,产量锐减,过去那种丰收景象已难再现。

  鲥鱼从明代万历年间起,就列为贡品,进入了紫禁皇城。清代康熙年间,鲥鱼又成“满汉全席”中的重要菜肴。当时首批捕捞的鲥鱼一上岸,即快马加鞭,日夜兼程,递送京城。

  鲥鱼以独特的鲜嫩美味而闻名天下。它体侧扁,长圆形,吻尖,口大,鱼鳞白亮如雪。每年春夏之交、端午前后,鲥鱼从海洋洄游进长江、河流产卵后,随即入海索饵和越冬,幼鱼则在通江湖泊和江河干流生长发育。 

  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长江里的鲥鱼很多,属于丰收年代。魏村沿江一带渔民摇着小木船,拉开鱼网,扬起风帆,每逢潮水落潮时,不断在江水中来回捕捞,来回一趟一般能捕到七八条,多则十几条鲥鱼。小的鲥鱼二三斤,最大的鲥鱼一条也有七八斤。几个小时下来,一只小船最多能捕到二三十条鲥鱼。船只靠岸了,渔民们赶紧把捕到的鲥鱼装进苗篮,到魏村赶集。

  1988年鲥鱼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一级保护物种。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