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常州文史 >

东 浦 村

时间:2014-06-03 10:51来源:未知 作者:曹春保
东浦村位于指前镇西南,三百多户人家,自古有金坛大南门外第一大村之称。之所以冠名东浦,缘于东、南、北三面绿水环绕。

      东浦村位于指前镇西南,三百多户人家,自古有金坛大南门外第一大村之称。之所以冠名东浦,缘于东、南、北三面绿水环绕。雨季时,唯西端一块旱地露出水面,站在这里往东眺望,水天一色。

  东浦这地,宋时还属无人区。传说朱元璋行乞金坛时,在八百亩荒滩受尽洪水的折磨。他当上皇帝后,特命军师刘伯温筑起东坝,才有人陆续来到“浦”地。明代建文初年,“浦”地只有刘、万、任三姓人家。建文四年正月初二,竹箦棠荫村有个名叫吕洪桥的小伙子,顶风冒雪赶往湖西娘舅家拜年,跌打滚爬走了四十多里,挪到“浦”地,天色已晚,且身困体乏;加之茫茫大雪分不清道路,便蜷缩身子,蹲在一家门口。没想到这家姓万的主人,临睡前发现冻僵的吕洪桥,把他扶进屋内,取暖留宿,热饭热菜,亲人般地招待。第二天雪停,又把他送至路口。

  吕洪桥对万家十分感激,每次到娘舅家都在此逗留,以答谢救命之恩,一来二去,关系越来越亲密。万家夫妻只有一女,对小伙子十分满意,有意将其招入为婿。吕洪桥欲报救命之恩,求之不得。婚后,夫妻俩恩恩爱爱,生了九个儿子,讨了九房媳妇,后裔人丁兴旺,吕姓人口渐渐地竟占了全村80%以上。加之后来戴、滕、虞、姜、张、杨等姓氏的迁入,东浦村人口剧增,成为三百多户的大村落。

  古村落都有各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早年,东浦“丝弦锣鼓”在金坛、溧阳两地颇有名气。清末民初,江南水乡盛行庙会,周边镇村的出会活动,东浦丝弦锣鼓都会应邀参加。演出时,排成一条长“龙”,少则三四十人,多则五六十人,边行进边演奏,走村串乡。最前面的两人吹笙,笙下部圆圆的、黑黑的底托,吹奏时朝前,象征两只“龙眼”;接后的是两支长长的三弦,竖得高高的像“龙角”;乐队中间的笛、箫、胡琴等乐器皆为“龙鳞”;最后敲锣的肩扛一根弯曲带弧的树梢,前面挂大锣,边走边“咣-咣-咣”地敲,身后树梢贴有装饰物为“龙尾”。演奏时,十六首乐曲和十六番锣鼓轮番交替,巨龙般的队伍蜿蜒于水乡泽国的田野间,一路丝弦一路乐,蔚为壮观。

  数百年来,东浦村民承传着优秀的民俗民风,其中最具特色的“吃讲茶”,淳朴而又严正。在村内,村民碰到土地、房屋、婚姻、遗产等纠纷,旧时多由所称的“大先生”、新时多由“德高望重”的尊者出面调解。约定时日、人员在茶馆里泡上一碗茶,先说明“吃茶”的目的,由争执双方分别陈述前因后果,再由茶客进行评议,最后由“大先生”或“德高望重”的尊者,做出权威性的“匹酌”。“吃讲茶”如同扶正祛邪的“民间道德法庭”,它是约定俗成的村规,谁也不会违抗,否则便犯下众怒了。

  如今,东浦村仍保留着水穿河绕、意蕴典雅的民居与建筑。为数不多的中青年在村中显得十分活跃,每到夜晚,呼朋引伴,聚集在篮球场上和曲习舞。健美舞姿态优雅,健身操刚劲热烈。清晨,也常见年轻人挥拳练功、篮球和羽毛球往来翻飞;整个村落,随时都能听到京剧、锡剧的悠扬旋律和声情并茂的演唱。多数的老年人,迷恋的是所熟悉的丝弦锣鼓。每每谈起昔日的辉煌,就为它们没被列入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而深深惋惜。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