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常州文史 >

古韵俗调话吆喝

时间:2014-08-26 11:30来源:未知 作者:瞿鼎滋
市廛之始,可追溯至远古,其时,男务耕耘,女勤蚕织,以为衣食之源。农有余粟,以粟易布,女有余布,则以易粟,互为交换,市廛始立。

 

     市廛之始,可追溯至远古,其时,男务耕耘,女勤蚕织,以为衣食之源。农有余粟,以粟易布,女有余布,则以易粟,互为交换,市廛始立。《易·系辞》载:“神农氏作,列廛于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进退,各得其所。”市廛既立,便有储藏以待需者,此乃商业之起源。芸芸众生,依百艺和百货谋生糊口,百业繁荣,市廛辐辏。《水浒》第三回说鲁智深到代州雁门县“入得城来,见这市井闹热,人烟辏集,车马骈驰,诸物行货都有,端得整齐”。苏州则是明清的大邑,孙嘉金《南游记》载:“闾门外,居货山积,行人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霞,语其繁华,都门不逮。”

  吆喝叫卖声和响器的使用,也就随之出现。最早的吆喝有记载的大概要数《韩非子》里的“矛盾”故事——楚人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宋《事物记原》记道:“京师凡卖一物,必有声韵,其吟哦俱不同,故世人采其声调,间以词章,以为戏乐也!”《梦梁录》记临安各种叫卖“俱曾经宣唤,皆效京师叫声”,史玄《旧京遗事》载:“京城五月,辐辏家蔬名果,随声唱卖,听唱一声而辩其物品者!何人担市也。”又曰:“京城三月时,桃花初出,满街唱卖,其声艳羡,故曰花谢将阑,则曼声长哀。”李斗《扬州画舫录》记大观楼前“有提篮敲锣唱卖”“口中唤唱,音节入古”,“唤声柔雅,渺渺可听”。清《燕京杂记》道:“京师荷担卖物者,每曼声婉转动人听闻。”“呼卖物者,高唱入云。”

  叫卖是历史风尘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景象,是历史的客观存在,是农耕社会的文化积淀,也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有着鲜明的地域性、时代性和文化性。叫卖声的用词必须做到通俗流畅,简洁响亮,行业鲜明。正如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馀》所说,“乃今三百六十行,各有市语,不相通用”,就叫卖声的腔音而言,本地区可分为三大帮和三小帮,三大帮分为上海帮、苏北帮和本帮,三小帮分为鲁帮、浙帮和徽帮。常州地处长江三角洲,说的吴侬软语,故叫卖声也婉转细软,许多叫卖声可谱曲调。

  有调则有腔,江南的叫卖中吐字运腔也很有讲究,好的叫声和唱词要有平仄押韵。如“小把戏吃了我的梨膏糖,将来要中状元郎”就有押韵,而叫卖要抑扬顿挫,则要有吐词的稳重缓急的搭配,一般在形容词和名词之间,谓语和宾语之间常要运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拖音,这样才有音乐味又能使叫卖人听得明白。如:“阿有坏格棕帮修。”要喊成“阿有坏格棕帮……修”前六个字要一个字一个字如连珠炮似地发出,到了帮则要拖很长的音,要把音送到沿街的居民耳中,“修”字的发出要似口喷玉珠,一下喷出字音来且要立马止音,来一个休止符号。“香炒……热白果!”“固(箍)……桶哦!”我在做讲座时,现场吆喝出久违的卖青橄榄、香炒热白果、灶家轿时的情景,观众反应热烈,收获了许多的满堂彩。华音长青艺术团演出的“常州吆喝”更是场场火爆。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烧饭而言,从灶头到煤球炉,到洋风炉煤气炉,到电饭煲、微波炉、电磁炉,那些换灰佬,卖火钳、蒸架、蒸腰、补锅的渐渐退出了市场。而“清洗油烟机、维修煤气灶”的叫声登上了市井叫卖行列。注意,他们用上了录音机和扬声器,这不能不说是市井叫卖的新发展。再听: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不买不要紧,看看也欢迎!

  买不买,请您看一看!

  好不好,请您尝一尝。

  这叫卖声充满了时代的气息及和谐的人情味!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