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常州文史 >

古韵依然吕坵村

时间:2014-09-10 16:44来源:未知 作者:曹春保
吕坵早年是建制镇、建制乡,沿河街道商铺林立,十分繁华。前巷、中巷、后巷3条石板路,直通西街的真武庙。真武庙使吕坵村具有别样的魅力,它修于明代万历年间。

 

 

      “水烟凝紫溪光暮,短棹黄昏搁沙浦。玉兰紫穗然空缸,一点青灯磷微吐。冷风欺焰乌绕林,明月夺影秋更深。蓬窗闪闪烬频落,芦花两岸迷秋茧。青裙起挑移近网,嫂自避卢姑自纺。老翁篷底只高眠,一夜不知秋水长”,这是明代进士曹建孙的《吕坵渔火》,诗文描绘的景色冷清幽静,惹人梦思。

  吕坵早年是建制镇、建制乡,沿河街道商铺林立,十分繁华。前巷、中巷、后巷3条石板路,直通西街的真武庙。真武庙使吕坵村具有别样的魅力,它修于明代万历年间,庙前建有碑石亭,亭内有碑石一方,俗称“万岁碑”。真武庙供奉的真武大帝,香火极为旺盛,并与道教圣地茅山遥相呼应,民间有“朝道教圣地茅山进香,必先敬真武尊神”的习俗。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三为真武庙庙会,过去每年这个时候,都要进行声势浩大的祭祀活动。出会的队伍抬着王灵官,浩浩荡荡地“出访”,在西阳住一夜;再进行登顶茅山的娱乐活动。真武庙鼎盛于明末清初,却毁于“文化大革命”。2004年,真武庙在原址上复建,大殿为重檐歇山顶式,其气势,非金坛境内几座寺庙“大雄宝殿”可比。

  除气势恢宏的“真武庙”,吕坵村还有“慈航阁”、“土地庙”和“财神庙”,“慈航道人”、“土地菩萨”、“财神菩萨”和“真武大帝”一样,同样受到信徒的喜爱。历朝历代“观音菩萨”都要优于“真武大帝”,但吕坵的“观音菩萨”或多或少沾着“真武大帝”的光。香客敬完“真武大帝”,一般才会拐进“慈航阁”拜拜“慈航道人”。据传,明代筑修建昌圩时,正值三九寒冬、风雪交加,十万黎庶百姓光着脚丫、手挖肩挑加固圩堤;可每逢春夏至交的雨季,圩堤还是抵御不了洪水的侵袭。于是,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特在圩堤底部铺设了一条金链,箍住了80里长的建昌圩以保安然无恙。

  “土地菩萨”和“财神菩萨”是民间最容易拜见的神灵,吕坵作为行政村,却是古镇积淀下的文化底蕴。早年的街面依河而建,环境十分幽美,一排排房屋镶嵌在庄城河河西,以石驳岸,下有桩木,房屋伸至河间。沿街商贾店铺密布,琳琅满目,这些似乎都缘于“土地菩萨”和“财神菩萨”的“恩赐”,每逢朔望,信徒带着香火叩头跪拜,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财源茂盛,国泰民安,都当是情理中的事。

  儒家先师孔子和士大夫都反对佞佛修仙,但吕坵村道、佛两教和谐共处一地,虽有些不伦不类,但适合不同宗教信仰、各种文化层次民众的心理需要。

  吕坵村南的民房中,隐匿着一棵600年以上的古槐。古槐充满着神奇,古根、古干、古枝就连那墨绿的叶片,都呈现出深沉的古色,早年被雷“劈”去一半,粗大躯干裂到了根部,仅靠三分之一的表皮维持生命,但枝头却簇拥着青灵灵的嫩芽,枝繁叶茂,开出的花竟散出醉人的幽香。村民有意将这棵古槐与不远处的望仙桥、董永村,和黄梅戏《天仙配》的旋律联系在一起,向后人细诉“董永与七仙女”这个久远而动人的传说。

  古庙、古碑、古槐以及埋在土里的砖块瓦砾,注定吕坵村的古老韵味。如果只有小桥、流水、人家,吕坵村的古韵就失去很多。说这里遗韵绵长,是至今流传着许多历史故事:三国名将吕蒙在此驻守征战,留下村名;军师刘伯温在此获得神功,知地势低洼,水来无挡,用计力劝大明皇帝朱元璋放弃建都天荒的主张;“财福星”邓子灿在此打工、寻求“通天芦”扎成“篾马”周游世界;邓伯羔和徐文长在铜马泉结庐造园、钓鱼烹煮、饮酒作诗;知县刘天和在潭头筑堤修闸等。抗战时期,苏皖“一大”在这里召开,真武庙一度成为新四军宣传抗日主张、发动群众的重要场所,茅东县抗日民主政府曾在这里创办过湖滨学校。天荒湖留有陈毅、曾山、谭震林、陈丕显、江渭清、章蕴、吴仲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