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墅镇水塔口村朱家村的朱氏宗祠,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原来祠堂有两进,中间是天井。后进房屋在“文革”时被拆毁,重新改建成西夏墅永红小学。上世纪90年代,村校合并,永红小学撤走,校舍闲置。 朱氏宗祠现存前行一排房屋,八开间,坐北朝南,进深88米,面阔29米,房间内木柱及柱础仍保存较好。宗祠位于朱家村村东,西有村级公路,北有民房,东及南为农田。 朱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最早起源于上古虞舜时的大臣朱虎,得姓历史有4500年。查考一下常州朱氏家族的始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有名的朱姓之人——朱熹。从朱氏家谱的各分支(堂)来看《毗陵正宗堂朱氏》来常始祖是朱熹九世孙朱思缄,他在元朝末年任常州教渝,主持常州的教育事业,率于官署,因战乱不能归葬故乡,在常州买田安葬,他的两个儿子便来守墓,入籍常州。另一支《毗陵紫阳堂朱氏》,则是朱熹的五世孙朱槐的后代,朱槐在南宋时官任湖州提领总管,其孙朱贞之任山东提刑使,定居润州(今镇江),朱贞之的曾孙朱积年、朱积昌兄弟自镇江迁来常州,一个定居在循理乡(今龙虎塘潘墅)藏家桥,一个定居在半西乡十里庵(今青龙乡桐家村)。 还有《毗陵奉训堂朱氏》,都是朱熹第三个儿子朱在的后代。朱在的七世孙朱泰武,在元代迁居在滆湖之东的灵台,以耕读传家;朱在的另一个后代朱修之,在明洪武年间任常州教授,从湖南长沙迁居到常州青果巷,他的后代繁衍,除在城里居住的外,有的迁居到城北的塘桥朱家湾等地。 查有关本市地名的志书,发现在常州周围地区,以朱家村命名的村子有24个,以朱字当头的村庄如朱家湾、朱家桥、朱家塘、朱家头等近一百个。西夏墅就有两个朱家村,他们这个朱家村称横杠桥朱家村,这在清代光绪年间的县志上就注明的;另一个在浦河新口庄。 朱姓人口在常州的兴旺发达,留下一定数量的朱氏宗祠,它们是朱氏宗族文化的见证,也是我们整个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