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民间留下诸如解救民女、惩戒贪官、遭逢艳遇等无数荒腔走板的传奇。这位满族皇帝,热爱汉族文化,诗词歌赋书画无一不玩,还在历代名帖名画上留了无数笔迹、盖上无数个人印章。因此,好事者居然编排他是汉人的儿子,说六下江南是为了寻找亲生父母,可见传说之荒诞。 当然也有不荒诞的,譬如,常州天宁寺,乾隆真的进去过,非但进去,还为天宁寺题了匾额、写了对联。匾额叫“龙城象教”,对联叫“合相证三摩光融西竺,众香超万有界现南兰”。对于一座地方寺庙而言,有清一代,应该是莫大荣幸。然而此事后来也有荒诞,地方传说乾隆曾四次到天宁寺拈香,明显夸张。乾隆六下江南,明确进入常州城的,只有两次。两次进城中,史志载明进入天宁寺的,只有一次,另一次记载不明,算是疑似。 传奇,就是把不可能的事,说成可能。说了,信不信由你。乾隆明确进入了天宁寺,于是,传奇开始了—— 皇帝来了,天宁寺全体僧人候门迎驾。方丈作礼,口称恭迎。乾隆一看,这和尚顺眼,只是阵势过于隆重,待我开个玩笑轻松一下。问说常州天宁寺是禅宗寺吧?方丈点头称诺。又问说禅宗教规不食荤腥是吧?方丈点头称诺。乾隆说好好好,来人啊,赐方丈一颗鸡蛋,吃了补补身子,认真念佛。 现场所有的人都愣住了——皇帝玩笑开大了!鸡蛋这东西,因为孕育生命,说荤就是荤。又因为不见骨肉,说素又是素。可是在迎驾的隆重场合,方丈如何解释呢,难不成还要给皇帝上一堂课?最大的难题是,吃了鸡蛋,皇帝说哈哈哈,天宁寺的和尚吃荤,破戒了,这方丈不要当了,回家娶老婆去吧。不吃,违抗皇帝命令,就是抗旨。抗旨那可是要杀头的。 其实,乾隆是想考考东南第一丛林的方丈,禅宗佛法修炼究竟到了何等境界,同时,也显露自己的聪明与修为。方丈内心一阵晕眩,完完完,这方丈当不了了,逃吧。电光石火一瞬间,耳边响起一个声音,法融慧光,无处可逃!一个逃字,立地顿悟,不慌不忙吟道: 皇上赐我一颗桃,也无骨来也无毛。老僧度你西天去,免得人间挨一刀。 吟罢,接过鸡蛋,齿间轻轻一磕,囫囵吞下,再施大礼,拜谢皇上恩典。周围各色人等,先是不知乾隆与天宁寺多大仇多大冤,出手如此刁钻,一片寂静无声,等到七言四句吟出,全场霎时欢声雷动。乾隆一愣,完完完,本来想考考和尚、开个惊天大玩笑的,没想到这和尚修为如此高深,四七二十八个字,来了个乾坤大挪移,让别人笑自己过分了。不过,和尚如此机智,修为当是不错。 乾隆挥挥手,侍从端上一个金盘,盘中盛着一件紫色袈裟。乾隆说,和尚不易,东南丛林之首名也不虚传。朕今天高兴,赐你紫色袈裟一领。你可知其出处?方丈作揖说,佛门服色,都是黄色。德高望重者,穿红色金色袈裟。紫色,是大臣之色,赐与佛门,是皇上的大恩典。乾隆说,最早穿紫色袈裟的,是哪个和尚?方丈说,唐代高僧法朗。乾隆大喜,这紫色袈裟,还真没有给错人。 说话间,方丈领着乾隆参观天宁寺。说这是巽宫楼。天宁寺位于常州东方,紫气东来,常州一郡为之福瑞祥和。巽宫楼的匾额叫“懒融堂”,以纪念天宁寺开寺立基的法融大师。说这是祥符院。这个院子是无锡祥符寺长老捐资建立的。乾隆不懂,无锡祥符寺长老为什么要在天宁寺建个院子?方丈说,唐朝时候,常州人杭恽战功赫赫,官封右将军。他有个好朋友,叫玄奘。乾隆说,玄奘,就是孙悟空的师傅唐僧?方丈说然也。唐僧印度取经归来,杭恽陪他游历东南。走到常州武进县迎春乡寨前湾境内,看见一座山,问这山叫什么名字。杭恽说,当年秦始皇南巡,到常州曾登此山,所以叫秦履山。因为山上留有秦始皇的马蹄印,也叫马迹山。 唐僧看着这座山,大奇,说这山我怎么觉得在哪里见过?杭恽说不会吧,大师你是第一次来常州,如何见过。唐僧看了许久,然后说此山与西天灵鹫山极为相似,只是小了一点,所以我错认了。因为唐僧说了这话,常州人就在山上建了一座庙,取名灵山寺。宋朝时改名叫祥符寺,是天宁寺的下院。 其中原委说明,乾隆想起,他爷爷康熙,当年曾去过灵山,还把祥符寺的名字,改为神骏寺。于是说没想到祥符寺还与唐僧有关。这样,你算算看,以后这寺庙前程如何?方丈掐指一算,说回禀皇上,以后灵山会佛教大盛,将来还会有人在那里造一个灵山大佛,保佑整个东南地区。乾隆哈哈大笑,借你吉言,待我空了,定赋诗以记。没想到真的被天宁寺方丈算准了,两百多年后,无锡灵山出现了一座大佛,成为东南地区的福佑。 走着走着,来到了天宁寺的藏经楼。 天宁寺的藏经楼,宏伟高大,内部楼梯有六十级。乾隆走楼梯,走着走着,有点气喘。据说当时是和珅陪同,为了缓解气氛,和珅笑嘻嘻地说了句,皇上,您这是前程似锦步步升啊。乾隆一听大喜,说和珅你知道朕为什么喜欢你,你就是个讨喜的人。看完藏经楼,方丈陪着乾隆皇帝下楼梯。乾隆爱开玩笑的脾气又来了,说和珅啊,刚才你说我上楼梯是前程似锦步步升,现在下楼了,你说我是什么啊。和珅没想到乾隆来这么一下,一时懵住了,这个这个的,舌头打卷,卷不出吉祥话来。方丈听了,说我有一句,皇上不知想不想听。乾隆命快说。方丈说,前程似锦步步升,后层(程)要比前程高。一时全体随从拍手称好,天宁寺方丈的学问,那真的是两个哑巴睡一头——没得话说啊。 后来呢,后来乾隆是高高兴兴地走了。乾隆走了,传说却留下来了,一直留到今天,常州人还在说。文/张戬炜 史料记载: 乾隆第二次南巡: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卷之五百三十二》:二月丁丑。是日,御舟驻跸(常州奔牛)叶家村。 《道光武阳合志》:乾隆二十二年二月十六日,高宗纯皇帝恭奉皇太后南巡过常州。圣驾入城,由毗陵驿至万寿亭登舟。 《光绪武阳县志》:乾隆二十二年,高宗纯皇帝恭奉皇太后南巡,驻跸扬州行宫。二月十六日过常州,营盘仍在叶家村。圣驾入城,由毗陵驿至万寿亭登舟。 乾隆第三次南巡: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卷之六百五十五》:二月癸未。是日,驻跸(常州府)政成桥大营。 《道光武阳合志》:皇上恭奉皇太后南巡过常州。圣驾入城,由毗陵驿至万寿亭登舟。圣驾至天宁寺拈香。御赐匾额对联龙城象教、合相证三摩光融西竺,众香超万有界现南兰。 《光绪武阳县志》:乾隆二十七年二月十九日过常州。高宗纯皇帝恭奉皇太后南巡过常州,圣驾入城,由毗陵驿至天宁寺拈香再至万寿亭登舟,营盘在政成桥东。赐天宁寺龙城象教匾额、合相证三摩光融西竺,众香超万有界现南兰对联。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