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繁华的全市果品集散地,民国期间一度成为全市棉纱集散地。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凡有人居住的地方,都会形成商业合理分布。青果巷是个历史悠久的市民聚集区,以供居民生活必需的吃、穿、用商店应有尽有,合理分布,计有报载的商户41家,其中服装店5家,餐馆4家,官办市场2家,邮电所1家,照相馆1家,还有煤炭、银楼、蜡烛、水果、棉花店等等。武进电气公司也设在青果巷。 服装店多数设在青果巷中段,如协成兴记轿衣礼服公司,彭银记成衣店等。餐馆多设在双桂坊西段,如兴隆园菜馆、马复兴面馆、顺兴园菜馆,只有大发楼菜馆(原福兴园)一家在青果巷西口。 从商铺所做的广告可以知道,化肥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在我国部分农村使用了。有一家名为“常州市青果巷利农经理德国狮马牌肥田粉总公栈”于1927年7月在《武进中山日报》上发广告,推荐德国狮马牌肥田粉,用于壅稻、壅桑树、壅麦菜蔬瓜果黄豆等,还向各乡、市、镇及宜兴、溧阳、金坛、丹阳、扬中、江阴、靖江等县招请经理和分销经理。 ![]() 青果巷有一个南区小菜场,还有一条摊贩巷。南区小菜场由真武庙改建,摊贩巷位于青果巷西首。摊贩巷由于街面狭窄,摊贩沿街设立,有碍市容,妨碍交通。1946年8月14日,时任江苏省省主席王某来常视察,从青果巷口去行政干部训练所时,汽车过菜市时,撞翻一鱼篓,当即赔给国币一万元了事。该菜市不久迁入南区小菜场。 有一家名为怡和的公司,1930年9月,在《武进中山日报》上打出一条“梅兰芳到常州”的广告,着实吸引人的眼球,但待人往下一看,有大呼上当不轻之感。广告曰:“梅兰芳是伶界大王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出品,是香烟界的头儿脑儿,所以梅兰芳牌香烟,为名震全球的无上妙品……”。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青果巷的繁荣也被不法之徒盯上,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大烟馆。民国期间,见报被警方端掉的烟窟就有5家。烟民的泛滥,也促进了青果巷戒烟和医疗机构的发展。1916年,位于张王庙西侧的中西医院就附设有戒烟局,帮助瘾君子戒烟。然到了1938年(汪伪政府时期),《武进日报》在11月8日刊登一则“禁烟局审查合格售吸所限三日内到局缴费领证以资开业”的通告,通知“如愿开设售吸所者,到局申请,以便审查,发给凭证,以资开业。” 青果巷有两家去办了证,一家协成,一家同昶。 文/程广荣 (责任编辑: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