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州打造常州人文第一的门户网站!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常州文史 >

千年风流历史文化古镇——孟河

时间:2025-06-30 16:02来源:未知 作者:程协润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常州孟河,孟河古镇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之地。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常州孟河,孟河古镇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之地。她还是一个风水宝地,位于长江之畔的下游,古镇北靠小黄山人枕入睡,是常州市西北部的一个历史古镇。这里浸润着许多千年齐梁历史风流的故事,歌传着许多孟河医派的轶事与趣事。
     先来说说孟河为什么要姓孟,这与当年一个唐朝的孟姓常州府的官员有着密切的关联。据《武进阳湖县志》记载:早在汉代,孟河还是长江边上的一个小渔村,到了东汉光武帝初年(25年),这里就成了一个通长江的口岸。据《常州赋》记载:唐朝元和五年至元和八年(810—813),常州刺史孟简,在此受唐朝朝廷之命,拓扩河庄老河渎的河道至长江口岸,由于,常州刺史孟简在此督工拓扩的老河渎,所以,后人就将老河渎命名为孟渎,镇名而河名,“河庄”也就称为“孟河”了。孟河又被称为珠城,在清代重建孟河关帝庙的石碑中记有“珠城斗大,孟渎环之,一勺之水,随潮盈涸”。“这四句话的确道出了,“孟河”曾被称之为珠城的。
     再来说说南北朝时期,北兰陵萧整率100多名萧氏族人,南迁过长江后定居在原武进东城里(原万绥乡今孟河镇),160多年以后,这里就诞生了齐梁两朝15个萧氏皇帝,在萧裔中曾有37人为萧氏宰相位,还有100多位萧氏文武百官。还曾出了常州历史上第一个文武双全的齐朝皇帝萧道成,南梁开国诗人文化皇帝萧衍,他用儒学治政统治了南梁48年。还有昭明太子萧统主编中国第一部文学总集《文选》,常州历史上第一位状元萧颖士,他们一个个都源自原武进东城里的南兰陵萧家。这足以证明整个南兰陵萧氏家族的政治和文化的地位和民族威望,这在当时整个中国封建时代也是极为罕见的。宋代欧阳修在评论常州萧氏家族有这样一段话:“梁萧氏兴江左,实有功于民,厥终无大恶,以浸微而亡,故余祉及其后裔。自萧瑀逮萧遘,凡八叶宰相,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这几句诗词话语从中精要概括,把常州孟河萧氏描绘了如此绚烂的历史。如今海内外一些萧氏宗亲多次到这孟河这里来寻根祭祖。但称奇的他们都是孟河的萧氏家族人,现在这里只有一个一百多人了(石桥村32户人家与123个萧氏家族的人了)。
     这个千年风流古镇在民间曾流传着许多轶事与趣事。这个当时称万岁的小镇怎么还敢与当今朝皇帝齐名,这不是吃了豹子胆了吗?这话就要说到万绥的东岳行宫(后称东岳庙)了。这个万绥东岳行宫(东岳庙)在民间一直流传着两种传说,一种传说是东岳庙原是南北朝梁代梁武帝的家庙,早在梁朝立梁代第8年时,梁武帝文化皇帝萧衍就在祖宅建了个东岳行宫(东岳庙),意在祈神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另一种民间传说是该东岳行宫(东岳庙)始建于唐贞观五年(631),据说是唐太宗在统一中国后,皇上惊奇地发现,在江南有个小镇叫“万岁”,接连出了南北朝齐、梁两朝开国皇帝。皇上为保唐朝帝皇的江山永盛不衰,唐朝帝皇就先下圣旨改镇名“万岁”为同音的“万绥”,即绥靖镇压之意。随后又下令建了一个方形状的东岳庙的大殿,这宛如盖上了一颗大印,它以泰山压顶之势镇住帝气的皇根。如今,这东岳行宫(东岳庙)大殿的确是呈正方形,这在全国实属罕见的啊。
     咱们再来说说清代末年的孟河医派,孟河到了清朝中后期,这个风流古镇的名声就大振了。前后产生了以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巢渭芳)、丁甘仁为代表的孟河医派,后人称为清代常州五大学派文化--孟河医派,她创造了“吴中名医甲天下,孟河名医冠吴中”的盛医时代。
     咱们先说孟河古镇的第一位御医,费伯雄:字晋卿,号砚云子(1800~1879)。孟河医派的开创派,孟河四大名医药家的代表人物,是清道光年间成为了一代驰名大江南北的御医。费伯雄不但是孟河医派的开创者,还是近代文学大家。他是费氏第二十二世孙,是孟河费氏医派的第7代传承人,也是孟河四大医派的奠基人。《清史稿》称:“清末江南诸医,以伯雄为最著。”
     费伯雄从小生长在世医家庭之中,家学渊源,先儒后医。擅长治疗虚劳驰誉大江南北。幼时少秉异志聪颖过人,有神童之称,7岁时能作联,以“帘卷玉钩钩”,巧对“门关金锁锁”,惊其师傅和众友。费伯雄从小爱好天文、六壬、技击、诗画、琴书等艺术,冠于郡邑,被著名诗人俞樾赞誉为“诗原本性情,文得欧阳之神”之称。费伯雄不仅是一名精医,而且能文能诗词,以文名居常州文坛四大金则之列,在文学上与曾国藩交往甚密,文学著作有《留云山馆文钞》一卷。尤其以《黄山游记》深得俞曲园快诵。以文名居当朝常州府的文坛四大金刚之首(以名文推荐给左宗棠、曾文正、曾国全等),在文学上与曾国藩交行甚密。他33岁时被选拔为贡生,后来,他以救人救世为己任,禀承家学,先儒后医。清道光十二年(1832)曾中秀才,并补为博士弟,但他无意为官,决心以医问世。他虚怀若谷,专行中医,悬壶济世,兼收诸家之长,擅治疑难杂症,后来,他终于成为了一代驰名大江南北的大御医。
     费伯雄博学通儒,医术精湛,人称其有“名士为名医”之誉,蔚然为医界重望。1858年,又为清军江南督帅向荣治咯血于丹阳,派其帮办、江南提督张国梁(又名嘉祥)特来孟河请费伯雄去丹阳,为清军江南督帅向荣治病,费伯雄手到病除,江南督帅向荣授于费伯雄“费氏神方”匾额一块(这些情节后曾编入旧京戏“三本铁公鸡”中的一曲戏段,1986出版的孟城乡志有记载)。至咸丰年间,其医名更加驰誉大江南北了。1832年同时与印墅吴南耀受业于江苏巡抚林则徐,为林则徐的母亲治好了病,后经林则徐推荐,道光年间曾两度应召入宫为道光帝与皇太后治病。在清道光年间(1821~1850),先太后患肺痈,诏伯雄诊疗,并取得明显疗效后治愈。道光帝赐匾曰:“是活国手”。后道光帝患失音症,费伯雄再度进宫为道光帝药治失音症后愈。又获道光帝赐联福曰:“著手成春万家生佛,婆心济世一路福星。”所以,费伯雄不但是孟河四大医派第一位江南大名医,更是孟河四大医派的第一位大御医。
     咱们后来说说马培之:(1820-1903)讳文植,晚号退叟,清代江苏常州孟河人,他侨寓吴中瓣莲巷,光绪癸卯年卒。是孟河医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江南第一圣手”,也是现代著名书画篆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马万里的曾祖父。马培之其祖上曾是明代起后就即世代为医,马培之幼年时就跟随了祖父马省三习医16年,尽得其真传,医术精良,尤长于内外、喉诸科。时逢清代慈禧皇太后染病,马培之领圣诏入了京城,通过牵线搭脉中医药术,将慈禧皇太后的病治愈了,并得了慈禧皇太后的大大赏识。慈禧皇太后赐于马培之“务存精要”与“福”匾额各一块。并“以外科见长而由内科成名”,曾受朝廷慈禧皇太后赞赏称为,“脉理精细”“能述病源”,“所拟医方甚佳”,“外来医生以马文植为最”等,使马培之医当年医振大江南北,妙手回春名扬天下人。由此蜚声医坛,人称“徵君”。其医学为多学科,熔伤寒温病为一炉。马氏门生甚众,比较著名的传人有巢渭芳、丁甘仁、邓星伯、马伯藩、贺继衡等。
     马培之对中医各科都有高深的造诣和成就,尤以外科见长。学术上推崇王氏全生派,同时亦能吸收正宗、心得两派之精华而发明之。其外科医作有《马评外科证治全生集》(亦即《外科全生集》)《医略存真》《外科传薪集》《外科集腋》等。
     咱最后再来说说丁甘仁:(1865—1926),丁甘仁,字泽周,1865年生于江苏省武进县通江乡孟河镇。丁甘仁幼年时聪颖,下笔成章。先从业于圩塘之马仲清及其兄丁松溪,后又从业于一代宗匠马培之。丁甘仁刻苦学习,勤学深研不问寒暑,积累甚丰,对马培之的内外两科之长(包括喉科)能兼收并蓄,尽得其真传。学成之后,初行医于孟河及苏州,后至沪上,道乃大行,名震大江南北,当时在沪的外侨来丁甘仁处求诊者颇不乏人,20岁时曾名扬沪上,成为了孟河医派的后期领袖,也是民国故里造诣最深者之一,他弘扬光大中医药(学)文化,是一名爱国的中医药(学)教育大家,曾在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蜚声沪上整个中医药(学)术界,丁甘仁“以中医气化擅胜,西医以迹象见长。”1885年上海曾流行喉痧症,当时沪上的中西医生达千余人,唯有丁甘仁门诊率最高,治愈喉痧症病人达万余人之多,连在沪一些西方的人,纷纷用重金争相请丁甘仁治病。丁甘仁在医术上能继孟河前辈且不拘一格、治学广采众长,享有“医誉满海上,桃李遍天下”之声誉。到1924年时,丁甘仁名声聚隆医誉大江南北了,孙中山先生亲书“博施济众”匾,赠予丁甘仁以歌颂丁公的医术医德,丁门歧黄传承煌煌医业,他通过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培养898名中医传承人,为弘扬中华民族中医药(学)文化事业作出重大的贡献。丁甘仁的主要论著有药性辑要,思补、山房,脉学辑要,思补山房,喉痧症治概要等。
     值得一提的当代还有铜刻艺术家汤友常,当历史的车轮进行到了21世纪风云年代,千年风流古镇又出了一个堪称大世界基尼斯纪录的奇人,他就是荣获106项大世界基尼斯纪录的铜刻艺术大家--汤友常。汤友常少年时就习武,身体超级的棒壮。他为创造大世界基尼斯纪录曾经连续5天5夜雕刻不息,今年74岁的他,30多年间连续挑战了106项大世界基尼斯纪录。这位劳动监察大队出身的公务员,他在80年代后期开始致力于在铜板、玻璃、陶坛、花岗岩石、小玉楠木刻、玉器、象牙、瓷器和不锈钢板等10几种硬质的材料上雕刻艺术创作。曾前后创造大世界基尼斯铜刻艺术作品:《清明上河图》《唐诗三百首》《齐梁故里走出的26帝图》《大决战》《梦》《你行我更行》《金和图》《虾王图》《汤友常圆梦院》《坚持坚持再坚持》《历尽辛劳方有今日》《专注专注再专专注》《平安健康和谐》《历尽辛劳方有今日》《重名泊利》《追求卓越》《勤奋天智成大器》《有奋斗才会有希望》《历经风雨成大器》《事业就在努力中》《有能力垫定事业》《幸福靠奋斗实现》《南兰陵酒颂》《龙兴凤祥》《万物与我共享》《只有历经艰难困苦洗礼的人生才会更精彩》《让世界为我而骄傲》《面对抉择坦然从速》《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等34项铜刻艺术纪录。汤友常他创造了106项雕刻艺术大世界基尼斯的纪录,是一名名符其实地地道道的大世界基尼斯的风云人物。
     铜刻艺术家汤友常除了将书、画、刻、武术集于一身外,他喜欢打陀螺,有着“世界陀螺之王”的称号。曾在举办的常州首届全民健身达人赛的视频录制现场,他挑战了超过2000斤的如磨盘大的陀螺江苏《扬子晚报》可见证的,后来,又获得了“江苏健身达人”的称号……如今他能抽打3000多斤重的陀螺。
     如今,汤友常巳在这个千年风流的历史古镇,孟河镇北舍庄路21号1号楼,建起了“汤友常圆梦院”,这完全是他自己的雕刻艺术文化展览中心,并在2023年7月13日起免费向市民开放。汤友常所创造的106项大世界基尼斯纪录文化的雕刻艺术作品,件件精美绝伦,巧夺天工。十几年前他曾在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基础上,把他家乡齐梁两朝的26个萧氏皇帝画像,分别雕刻在26块金丝夹交的玻璃上,他全部是采用了阴刻的手法,每个皇帝的画像栩栩如生,后来,又在长2米多宽1多米的白铜铜板上,将神态各异的26个萧氏皇帝像都集中雕刻在这块铜板上。目前,“汤友常圆梦院”巳成为了,这个千年风流历史文化古镇上一道靓丽的风景文化名片。汤友常还在圆梦院继续做着他300项大世界基尼斯纪录的梦想,还在演绎着他的风流故事……
     除此之外,还有中国碧根果王后何雅萍、中国车灯之王周晓萍、小黄山脚下盛开的乐萌之花潘燕萍等,正在上演着她们热烈创业的传奇故事……每到夏季的晚上,在新镇区的文化广场上,特别是东尧路的孟河斧劈石盆景博物园与名人长廊的道路边上,飘荡着萨克斯吹奏的音乐与威风凛凛的锣鼓声。风流古镇的人们在微微的晚风中,尽情地挥洒着自己的浪漫,并跳着广场舞高唱着各自喜爱的流行歌曲与搀扶着心爱的人,渡过那一个美好的夜晚。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情。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现在这个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千年风流古镇,正朝着伟大中国梦(中国汽摩配名镇)的方向,迈着那强健有力的步伐,在新能源之都的浪花里奋力前行……文/程协润
 
(责任编辑:DY)

------分隔线----------------------------
 
关于我们 全站搜索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注册信息

总部客服QQ:2622593690    值班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 9:00~晚上 17:00
联系地址:常州市中吴大道1318号富邦广场一楼3008室    电子邮箱:wwwbujiao@163.com
座机电话:0519—88153365    手    机:15151989925  ( 苏ICP备11030947号